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嬰兒在學會說話之前,有豐富的“體態語言”,包括面部表情和體位的變換,能反應出嬰兒的心理活動意義,作為父母你能很好地辨認嗎?
美國加利福尼亞研究嬰兒心理學的斯科弗教授所著的《嬰兒面部表情與心理活動》一書中,分析了嬰兒的面部表情語言,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
(1)牽嘴淺笑,表示興奮愉快:嬰兒笑的形態是突然發出的,短暫而快速,口角牽動,笑容驟現,伴隨滿目發光,手腳晃動,等待父母的親吻鼓勵。這時父母應笑臉相迎,用手輕輕撫摸寶寶的面頰,或親吻寶寶一下以示鼓勵。此時,寶寶會以微笑或咿呀發音來表示興奮,寶寶的心理情感會得到很大的滿足。
(2)撇嘴,表示即將提出要求:嬰兒癟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這是啼哭的先兆,也是對大人有所要求。如饑餓了要吃奶了,寂寞了要抱抱了,躺累了要換個姿勢了,拉尿了要換尿布了、、、、、。身體不舒服的寶寶哭時嘴角下拉,眉毛中間拱起。如果是生氣了,你的寶寶會臉發紅,眉毛耷拉下來,下巴緊收,而且發出的聲音是嚎哭。這時的父母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表情,讀懂他的要求,適時地滿足他的生理或心理的需求等。
(3)咧嘴,表示要“噓噓”了:據研究,通常男嬰以撇嘴來表示要小便,女嬰多以咧嘴或上唇緊含下唇表示要小便。父母若能及時觀察到寶寶的面部表情,了解這是寶寶要“噓噓”了,及時把尿或更換尿布,有利于逐步培養寶寶按時排尿的好習慣。
(4)臉紅用力,表示要大便:排便前,寶寶往往表現眉筋突暴,小臉憋紅,目光發呆,有明顯“內急”反應,這是寶寶要排大便的表示,父母要及時抱起寶寶把他或讓寶寶坐在便盆上,使寶寶順利排便,并養成定點排便的好習慣。
(5)倦怠無力,表示身體不舒服:健康的寶寶總是活力十足地,如果寶寶表現眼神無光、呆滯少神,倦怠無力的樣子,很可能是寶寶身體不舒服或是疾病的前兆,家長要密切觀察,發現異常及時到醫院就醫。
(6)伸舌吐泡,表示自娛自樂:大多數嬰兒在吃飽,換了干凈尿布又沒有睡意時,會自得自樂地玩弄自己的嘴唇、伸舌、吐泡泡、吸吮手指等,請給寶寶自己玩耍的空間,大人不要去干擾他。
6個月后的寶寶,由于感知能力和動作能力的發展和增強,除了用面部表情替代語言來表示自己的意愿之外,還伴有各種動作和體態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且隨著月齡的增長而有不同的表現。
6個月時,寶寶會張開雙臂,身體撲向熟悉的親人,特別是媽媽,要求摟抱和親近。如果是陌生人想要抱他,會扭轉臉部,甚至哭叫表示拒絕陌生人。
7~8個月的寶寶會以“點頭”表示喜歡,“搖頭”表示拒絕,“拍手”表示高興等傳遞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9~10個月的寶寶會用手指向自己需要的物品和往哪里去,用小手拍拍頭即表示要帶帽子出去玩,出現許多讓家長猜測的“手語”。
接近1歲的孩子已經能用簡單的單詞表示自己的意愿,如“飯飯”表示餓了,“嘟嘟”可能表示要上街看汽車了等等。
總之,嬰兒期因為語言受限,寶寶會通過各種各樣的“體態語言”向父母傳遞他們的心情和情感需求,每個嬰兒的傳遞方式是各不相同的,父母應細心觀察,及時了解其心理需求,才能促進和加強親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下一篇:寶寶聽力發育至關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女兒的家庭夫妻離婚率更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