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Q:我的兒子現在已經八個多月了,但還沒出牙。看到隔壁的寶寶五個月就已長出小牙,我真的很焦急:我的寶寶是不是缺鈣?多補充鈣劑是否有助牙齒長出?
———曉眉
A:廣東省口腔醫院兒童牙科主任醫師
黃少宏介紹,一般而言,寶寶多在6-8個月開始長出第一組4顆牙,以后大約每半年增加一組(4顆),一歲時(12個月)大約有8顆牙。到兩歲半左右,20顆乳牙都會長全。但每個寶寶長牙的時間并非都那么一致,有的孩子已經8個多月還沒出牙,家長心里就非常著急,認為寶寶可能是缺鈣,以致牙齒長不出來。于是,有些家長就盲目給孩子增加服用魚肝油和鈣劑。其實,這種做法往往有損兒童身體健康。
孩子出牙的快慢與營養有關,還與遺傳等因素有關。牙齒發育確實需要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孕期的母親缺乏上述營養,便可影響胎兒的牙胚發育,引起牙齒發育不良。出生以后如果缺乏維生素D和鈣劑,又很少曬太陽,也可能會引起牙齒萌出遲緩、發育不良。
由于存在個體差異,正常的孩子出牙的時間也可以與出牙平均年齡有出入。有的孩子出生后第4個月時就開始出牙,也有的要到10個月時才萌出乳牙。假如10個月以后乳牙仍未萌出,也不必過于緊張,可以帶孩子到牙科醫生處檢查,排除先天缺牙情況,只要牙胚存在,孩子身體情況好,沒有其他毛病就沒關系,甚至有晚到一周歲時才萌出第一顆乳牙的健康孩子。只要注意喂養,合理而及時地添加輔食,多曬曬太陽,絕大多數寶寶的牙齒自然會長出來的。
給孩子補鈣與否,主要是要根據孩子的身體實際情況來決定,必須由醫生決定而不是聽廣告決定的!孩子出牙晚不一定就是缺鈣,但要結合檢查及其所表現的癥狀進行綜合分析來決定。孩子缺鈣常表現為囟門閉合遲緩、頭發稀少、出汗多、愛哭鬧等,此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補充一些鈣制劑和魚肝油滴劑,并注意輔食合理,對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一見孩子遲出牙,就擅自給孩子服用大量的魚肝油和鈣劑,很容易引起維生素D過量甚至中毒,對孩子的健康有害無益。
快要出牙的寶寶會出現經常性流涎、牙肉癢、抓什么咬什么的現象。這時,可以使用由硅膠制成的牙齒訓練器,讓寶寶放在口中咀嚼,以鍛煉寶寶的頜骨和牙床,促進牙齒萌出,使牙齒萌出后排列整齊。
-相關鏈接:寶寶出牙的“不良”反應
發熱:有些寶寶在牙齒剛萌出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只要體溫不超過38°C,且精神好、食欲正常,就無需特殊處理,多給寶寶喝些開水就行了;如果體溫超過38.5°C,并伴有煩躁哭鬧、拒奶等現象,則應及時就診,請醫生檢查看是否合并其他感染。
流涎(俗稱流口水):由于出牙對三叉神經的刺激,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多為出牙期的暫時性表現,應為寶寶戴口水巾,注意衛生,及時擦干流出的口水。
煩躁:當出牙前的寶寶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癥狀時,一般只要給以膠玩具讓寶寶咬并轉移其注意力,通常會安靜下來。
需要注意的是,佝僂病、營養不良等都可引起出牙延遲,牙質欠佳。如果寶寶超過12個月還未出牙,應到醫院查明原因,及早診治。
下一篇:瘦弱寶寶冬季強身總動員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不會爬:問題很嚴重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