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自理能力是指幼兒運用各種方法解決所遇問題的能力,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務能力,也包括在游戲、學習和交往過程中自我決策、自我調整和自己解決困難的能力,它是一項綜合能力。個人事務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0-1 我會表達我的需要
誰說小嬰兒只會被動地依賴媽媽,瞧,他們在用哭聲、用面部表情和舞動的手腳述說饑餓、滿足、痛苦和快樂,吸引媽媽為他們服務。這就是寶寶管理個人事務的最初手段。
發展特征
初生寶寶一切要靠父母,但他們是一個主動的人。他們想盡辦法認識和控制這個世界及他們自己。他把腳放進嘴里,嘗嘗這是啥;更會用各種手段吸引父母以滿足自己的需要。慢慢長大后,他們開始不滿足讓父母包辦代替了。餓的時候,他會自己把奶瓶往上抬,讓牛奶流快一點;吃飽了,他會把奶瓶推開。因為他覺得自己最明白自己的需要,他要自己做主。
媽媽手記
最初,只要聽到寧寧哭,我就情不自禁將他抱起來喂奶。有一次,他不肯吃奶,檢查尿布也沒濕,可寧寧卻越哭越厲害,小臉脹得通紅,我急得抱起他準備送醫院。后來細心的奶奶發現是席子扎到寧寧。
——哭是寶寶表達需要的重要方式,他們用哭聲引導父母關注和滿足他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寶寶需要不同時,他們的哭聲也不一樣呢。
我女兒平平,作息時間沒規律,飯不好好吃,入睡也非常困難,常常要哭鬧半天,才能將她哄睡著。更讓人煩惱的是她一哭就停不下來。
——遵守生活規律,在該吃飯的時候餓了,該睡覺時能睡著,這對小寶寶來說,并不簡單。尤其是一些愛哭鬧的寶寶,特別需要父母多費心,幫助他們形成生活規律感,這對自理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上一頁1234下一頁下一篇:探秘02歲嬰兒的好奇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0~12個月寶寶的動作訓練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