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家長的煩惱:我兒子從小學習成績都很好,現在一重點高中學習。但最近這次期中考成績不是很理想。我和他一起找原因,他告訴我自己覺得讀書沒意思,純粹是為了應付高考。我從中國的教育體制和他今后的生活質量等方面分析,講道理。他說道理他都懂,就是覺得沒動力學習。我該怎么辦呢?
專家支招:先建議家長思考:一、“覺得讀書沒意思”是不是導致“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惟一原因?“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會不會導致“覺得讀書沒意思”?過去覺得讀書有意思嗎?過去“成績”為什么好?二、“理想分數”或“理想名次”受哪些因素影響?其中,哪些因素的控制權在我們手中?三、孩子理想中的“以后生活”是什么樣的?與今天的學習是否真的沒有關系?……在幫助孩子之前,我們先要幫助自己,應該先認真地備備課。如果我們也和孩子一樣迷茫,看不清走出挫折的道路在何方,又怎么能幫助他們呢?
如果我是你,我不會談“教育體制”,因為這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也不會分析“今后生活的質量”,因為一方面“生活質量”的標準因人而異,另一方面離題也有點遠。我會心平氣和地接著孩子的話茬往下說,順勢引導孩子描述一下“以后生活”,引出孩子的人生理想與具體目標,再幫助他細化每一步的小目標……直至當前的學習,幫助孩子從目前的學習中發掘出“意義”或“意思”來。此舉旨在引導孩子挖掘學習的內在動機。
毋庸諱言,孩子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測驗或考試,難免會遭遇橫向的比較,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確實有一定難度。所以,我還會向他介紹一個參照標準,那就是“自己與自己比”,只要每一個現在的自己超越了過去的自己,那便是成功。(王國紅)
下一篇:嬰兒看電視影響智力發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寶寶運動鍛煉好習慣的6個策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