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的良苦用心
不過,我做“懶”媽媽絕不是為了享輕閑、圖自在,而是用心良苦。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未來要靠自己去開創,獨立的生活能力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而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從小培養和鍛煉出來的。父母如果將孩子的一切都包辦,等于剝奪了孩子認識世界、鍛煉自我的機會。做個“懶”媽媽是為孩子著想,對孩子的成長負責。
實際上,根據我個人的感受,“懶”媽媽比“勤”媽媽更加費心勞神,更加辛苦受累。讓孩子自己做事,在許多情況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煩,因為孩子往往“幫倒忙”。孩子與大人分床,夜里就要多次起來給她蓋被;孩子自己吃飯,撒得到處都是,就得洗衣、擦桌、拖地板。孩子自己洗的襪子、手絹不干凈,就得重洗一遍。孩子自己洗澡,搞得“水漫金山”,就得“大禹治水”搶險救災。處置這些事情,當然沒有自己直接包辦更為快捷方便,省心省力。盡管如此,我依然堅持做個“懶”媽媽,因為我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身懶而心不懶
怎樣才能做一個稱職的“懶”媽媽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做到“身懶心不懶”。
首先,要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自覺性。通過談話、講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讓孩子懂得勞動是光榮的,依賴大人是沒有出息的。
其次,要善于創造和把握機會。創造讓孩子獨立做事的環境,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如幫大人掃地,到鄰居家借東西,下樓買日用品等。抓住兒童節、生日等契機,鼓勵孩子闖過難關,使其獨立性邁上一層新臺階。
第三,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煩幫倒忙;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少埋怨、少指責,循循善誘,促其進步。
最后,要嚴格要求,持之以恒。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自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切忌操之過急。家長對孩子應有堅定不移的引導和始終如一的要求,并且做到長期堅持。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剖析孩子打人的30條信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用奶瓶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