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一次,我抱著剛出生兩個月的小女兒看電視。剛好電視里播放某公司的廣告,畫面是小兔子邊打鼓邊唱歌,寶寶看著看著就咯咯地笑起來。后來每次播放這個廣告時寶寶都會笑個不停。我當時為一個出生剛兩個月的嬰兒就能分辨出愉悅的聲音而感到驚奇。
心理學家沃特海默(Wertheimer) 曾經針對初生嬰兒做過聽力實驗。他在分娩室里把手表交替放到嬰兒的左邊和右邊。把手表放到左邊,孩子就會把頭轉到左邊,放到右邊,他就會把頭扭到右邊,并且眼睛也跟著轉動,希望看到東西。
日本的婦產科大夫和美國的一些專家們曾經給剛出生后哭泣的嬰兒聽錄好了的胎內音,結果不久嬰兒就能安然入睡。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嬰兒在媽媽體內時聽過胎內聲音的緣故。這也足夠證明胎兒是可以聽到聲音的。
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但只要聽到媽媽用愉快的聲音說話或唱歌,聽到音樂,他們就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積累著知識。但媽媽也不能一天24 小時都播放音樂,這樣孩子容易失去興趣,也有可能干脆漠視音樂。在寶寶醒著時,變換招數為他改變環境才是最好的方法。
爸爸媽媽唱的搖籃曲、朗誦的童詩都能讓孩子充實自己。有人認為自己五音不全,或是歌唱得不太好而不愿意給孩子唱歌,但并不是只有歌唱家才有給孩子唱歌的特權,孩子更喜歡媽媽哼的那種傳統小調。
比如,“小狗,小狗,不要叫;小雞,小雞,不要叫,寶寶要睡覺”。孩子就喜歡類似這樣的小調,反而不喜歡扯起嗓子唱的“睡吧,睡吧,我心愛的……”這樣的搖籃曲。光是從這點就能看出以前人們的智慧。
寶寶從小學兒歌好處多多·怎樣給嬰兒念兒歌(圖)
·跟寶寶一起聊天一起唱歌
·兒歌與幼兒音樂能力的培養
·普及經典兒歌從家庭開始
·促進體格發展的嬰兒兒歌操
下一篇:感統訓練的八個小游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輕松度過育兒生活的3道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