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孩子最初的微笑到底意味著什么?寶寶哭了,只是由于類似饑餓這類情況下的本能反應(yīng)嗎?嬰兒,到底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情緒?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認為嬰兒不具備表情與真正意義上的情緒。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隨著嬰兒的成長,他們的感覺能力發(fā)展迅速,并且能夠以復雜的方式表達出來。嬰兒表情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和體力和智力的生長發(fā)育是一種互相影響、相互促進的關(guān)系。你知道嗎?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我們的寶寶有著不同的七情六欲呢!
快樂的睡寶寶
“我是不是感到舒服”―這或許是嬰兒能表現(xiàn)出的最早的情感。比如,是不是被包裹得太緊了,外面是不是太吵鬧了等等。即使是新生兒,面對這類情況的時候,也會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反應(yīng)表達出來。舉例來說:一個剛剛降生的寶寶,他偶爾會在母親的胸前蜷成一團,“有時這是一種本能的條件反射,比如外界的噪音太大,”兒科醫(yī)生解釋說,“但有些時候,這種行為表現(xiàn)出的則是對母親強烈的愛意。”
“社交”性質(zhì)的微笑是嬰兒能有意識地使用表情的有力證據(jù)。通常,這會出現(xiàn)在4~8個月的時候。通過細心的觀察,媽媽們可以把這種微笑同過去的那種通常情況下的滿意微笑區(qū)分開來。很多時候,這種新的微笑是由某個人(通常是父母)的到來所觸發(fā)的。有報告表明,即使是還沒有睜開眼睛的嬰兒,聽到親人的聲音,或者是感受到親人的觸摸時,也會發(fā)出“社交”性質(zhì)的微笑。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小寶寶會越來越表現(xiàn)出社會性的一面。他們會在微笑的同時,再加入“哈哈”的聲音,甚至搖擺四肢;并且此時,父母們可以明顯可以從他們的表情中感受到:他們正在期待某些有趣的事情發(fā)生。
當王太太5個月大的女兒曉曉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她兩歲半的表哥總喜歡偷偷溜到嬰兒床的一側(cè),發(fā)出各種有趣的聲音。盡管曉曉看不到哥哥的位置,但她聽到聲音后,能馬上高興得咯咯笑;而當哥哥停止聲音時,曉曉也停止笑聲,臉上一副很努力地在等待什么的表情。很明顯,5個月大的曉曉非常期待這種游戲,并知道如何反應(yīng)。我們沒法確信曉曉是不是明白逗她笑的人是哥哥,不過很明顯她知道那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這就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情感回應(yīng)。
語言能力會在嬰兒3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發(fā)育。小寶寶會在這個階段開始發(fā)出“咕嚕”聲,這是在模仿他最親近的人的聲音。這個時候,迅速的反饋和微笑尤為重要:如果孩子開始對你“講話”了,那么他最期待的就是你與他“交流”―這是一個鍛煉語言能力的重要練習,立即開始吧。
此外,發(fā)怒也是這個階段常見的表情。不用緊張,很多時候夠不到玩具的挫折感就會讓他們生氣起來。不過沒關(guān)系,這個時期的寶寶能在一秒鐘后就忘記“生氣”這回事了。如果夠不到玩具,他們會生氣一秒鐘,然后更加努力地練習使用身體,增長力量。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嬰兒期注意哪些的心理衛(wèi)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沉迷電視成孩子健康殺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