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1月5日開始連續三天注射硫酸鎂,強烈的痛、熱、暈的藥作用,讓我的反應變慢了幾拍、四肢麻木、眼皮抬不起來、行動緩慢,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要變成木頭人了?
肚子又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時而墜漲、疼痛,時而變得很硬,似乎胎兒正在肚子里翻江倒海,心都要被擠出來了!可是幾分鐘就后自行緩解了。
會不會是宮縮?
我趕緊向醫生詢問宮縮是什么感覺,因為入院以來醫生總問我是否有胎動。
醫生回答說:“腹痛,腹硬,有時腹部突起。”
醫生見我一臉茫然,改口問道:“你以前有過痛經嗎?宮縮像痛經的感覺。”
我說:“沒有。”
醫生繼續說:“難怪,不痛經、沒生過孩子的人就不知道宮縮的滋味。宮縮是一陣一陣有規律的,你描述的痛不太像,不過再痛的話,馬上找我們。”
我若有所思地點頭,目送醫生離開。
凌晨4:43,尿意把我從睡夢中拽回現實,我坐在床上準備去衛生間,突然感覺下體黏黏的,好像有東西流出來,借著樓道里透進的微光,赫然發現潔白的床單上有幾大塊暗色痕跡。不由地大叫:“小夏,快,快快,叫醫生,我出血啦!”
小夏是我這次住院找的護工,她聽到我的喊聲,飛也似的跑了出去。
值班醫生很快來到病房,問了情況,又查看了出血,然后讓護士給我換床單并叮囑我把床單留給白天的主管醫生看。接著又聽胎心,兩個胎兒都沒問題。值班醫生馬上安排B超檢查,顯示未出現異常,也沒找到出血點。于是,我忐忑不安地睡了過去。
第二天一早又做了B超顯示仍一切正常,我才真正放下了心。
可是,出血事件并沒有放過我。一周后的一個夜晚,我醒來的時候再次感覺有液體從下面流出,用手一摸,黏的,不敢動,我心里一陣發涼,趕緊叫小夏找醫生。
又出血了!
醫生來了以后,看了出血量,問了情況,聽了胎心,最后做了宮縮監護,然后說道:“有幾次小宮縮。”
而B超結果則顯示:由于下腹水腫看不太清,但沒看到胎盤分離現象。
這說明胎兒暫時安全,我松了一口氣。
只是,這才剛到27周,就兩次出血,而且都是在凌晨,真不敢想象如果沒有住院,該會惹出多大的麻煩。慶幸當時自己的入院決定,也佩服楊主任的過人經驗,要不是她建議我住院,我可能會晚些才考慮入院的問題。
第二天是周一,主管醫生們都上班了,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決定給我找出血點,所以不得不再做一次B超檢查。
寶寶們的胎心位置一直在變,找起來很費時間。于是楊主任建議B超醫生在我做B超時把胎心位置標出來,還特地囑咐我的主管醫生尹婕陪我一同前往,以便掌握第一手資料。尹婕果然不辱使命,第一時間就在我的肚皮上標出了胎心的位置。尹醫生一直等著我的B超結果,還好結果很樂觀:右側原來羊水少的胎兒,羊水上來了,以前羊水深度1.6,現在達到4.0多。并且兩個胎兒頭部開始往下走,形成“頭位”。
好不容易盼到一點好結果,尹醫生說:“28周會有像我說的那樣宮縮,32周還會有,到了32周血容量都有變化,胎兒體積變大,你憋氣的感覺會愈發嚴重。
我想,多少苦我都挨過來了,憋氣又算什么呢?只要寶寶好,一切都不是問題!
晚上丈夫來了,把這好消息告訴他,他在長吁一口氣后,終于高興地叫了出來!我們真是無時無刻不緊張著啊,生怕一個不好,我們都會被打回原形。
本文摘自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授權的《我的特殊月子》一文。
下一篇:美媒:中國孕婦赴美生子 被斥占美國便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來不及了,一孕婦當街生下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