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美國其后的育兒動向突現了問題點。
在自我主義的風潮中,美國把希望寄托在了比較提倡愛的育兒法的《 斯伯克博士育兒經 》上。
但是,自我主義風潮過后,經過20年,回頭看看“孩子中心育兒法”培養出來的孩子們,不禁對他們心靈的荒蕪深感驚愕。
這些孩子不僅“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不守規則”,而且從“動輒發火”轉向“在教室里若無其事地施用暴力”,“在校園內用槍亂射,隨便殺傷殺死數十人”,“濫用麻醉藥”等等,甚至比自我主義時代更激烈地反社會,明目張膽地犯罪,這種傾向非常顯著。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急需解決對策的情況下,里根政府花費了相當于國家項目預算的龐大開支,調查“動輒發火孩子”的背景和原因。結論是,“其原因在于家庭”。
但是,當時的美國由于自我主義的影響,家庭崩潰的現象還存在,很難迅速改善家庭的育兒環境。
于是,為了解決“動輒發火孩子”的問題,開發了“第二步( second step )”等教育項目進行嘗試( 后述 )。但是,不斷增加的孩子的問題行為,只在教育第一線是無法全部解決的。
“班級崩潰”、“教室暴力”等已經遠遠超越了教師的努力及改善教育所能解決的范圍,最終政治和行政手段出場了。
1997年開始美國全面實施“零寬容方式”。
“家庭和學校中的自由和寬大只能使孩子的心靈荒蕪,絕不會使孩子幸福。”這是美國20年的“孩子中心主義”育兒法“偉大社會實踐”得來的寶貴教訓。
反省之余,進行了大的教育行政改革。引入“零寬容方式”10余年后,美國的校園恢復了平靜。
與此同時,《 斯伯克博士育兒經 》提倡的“孩子中心育兒法”受到批判,美國家庭在反省之余擯棄了這種方法。
而在日本,雖然事態愈發嚴重,人們還固守著日本式“孩子中心育兒法”,于是越發迷惑不定。
下一篇:寶寶“秋咳”不好,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老打呼,容易不長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