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今年手足口病來勢兇猛,形勢更加嚴峻。目前已有許多幼兒園停課,嚴重威脅著孩童的生命健康。
我國2007年報告手足口病8.33萬例,死亡17例;2010年報告177萬多例,死亡905例。四年來迅猛增加,年發病數增加21倍,死亡數劇增了53倍。連年來呈爆發趨勢。
面對手足口病的來勢洶洶我們怎么辦?我們必須了解敵情,行動起來,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遏止手足口病的擴散傳播,確保兒童健康。
又到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如何才能讓您的孩子遠離手足口病?一旦患上手足口病,如何讓患兒及時得到救治?面對這一系列問號,特邀有關專家為您作出權威解答。 ——— 編者
手足口病兒至少需要隔離兩周
□北京友誼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劉曉紅
即使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家長也沒有必要害怕,只要盡其所能配合醫生做好護理工作,就肯定能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讓孩子早日遠離病魔。
第一,將患兒與健康兒童隔離。一般患兒應至少留在家中隔離2周,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等用品應徹底消毒。
第二,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居室內人員不宜過多,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感染。
第三,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多喝溫開水。患兒會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因此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刺激性食物。
第四,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后應用溫水漱口,口腔糜爛時可涂金霉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
第五,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干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皰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第六,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熱度,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第七,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家長若發現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再 說 手 足 口 病
□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王有國
剖析手足口病的元兇
簡單說,引起手足口病的元兇是腸病毒。可是腸病毒并不是一種單一的病毒。而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團伙。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70多型腸病毒,其中有20余種型腸道病毒感染可致手足口病,常見病原體是柯薩奇A組16、4、5、9、10型,B組2、5型和腸道病毒71型(EV71),其中CoxA16和EV71最常見。EV71基因分型為A(僅有原型)、B(1-5亞型)、C(1-5亞型)三型,目前國內流行的主要是C4亞型。近些年來,在臺港和內地興風作浪的則是新型腸道病毒的一種腸道病毒71型(或稱EV71腸病毒),另外,還有其他的一些腸道病毒也可能會引起手足口病,但是比較少見。
腸病毒是怎樣傳播的
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含病毒唾液、皰疹液、糞便可以飛沫形式經呼吸道傳播;也可接觸患者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污染手、毛巾、手絹、水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水源等后經口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在發病的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腸道排出病毒的時間可以持續數周之久,通常以發病后的一周內腸病毒的傳染力最高。
預防兒童手足口病,家長個人衛生也很關鍵。根據調查發現部分散居兒童的發病病毒,很大可能是由其家長感染后傳播給孩子的。因為成人隱性感染后沒有臨床癥狀,常被忽略,又沒有采取應有的防控措施,結果受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的家長回家后,將病毒傳播給兒童,最后引起發病。
腸病毒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較容易發生傳染。本病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短期內即可造成大流行。我國衛生部已將本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對臨床病例執行傳染病報卡制度。
我國2007年報告8.33萬例,2008年報48.89萬例,2009年報告115萬多例,2010年報告177萬多例,在發病率逐年激增的形勢下,病死數也逐年增加,2008年報告死亡126例,2009年死亡353例,2010年死亡905例,幾乎是上一年的3倍。
普通手足口病的表現什么樣
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有的孩子可能有惡心、嘔吐等反應。發熱1~2天后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粘膜皰疹,皰疹如米粒或綠豆大小。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
其實這種腸道病毒感染非常普遍,但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癥狀,表現為隱性感染的狀態。只有少數人會發生上面的典型癥狀。不過也有少數患兒病情可能很重,叫做“重癥手足口病例”。
重癥手足口病例的臨床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3歲的小兒)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遺癥。
臨床表現可細分為:
(1)神經系統表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譫妄甚至昏迷;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站立走路不穩(共濟失調)、眼球運動障礙(斜視、復視);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抽風。查體可見脖子硬(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陽性。
(2)呼吸系統表現:呼吸淺表急促、呼吸困難或節律不規則,口唇紫紺,咳嗽,咳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肺部可聽到濕口羅音或痰鳴音。
(3)循環系統表現:面色蒼灰、皮膚花紋、四肢發涼,指(趾)發紺;出冷汗;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心率增快或減慢,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血壓升高或下降。
實用知識
手足口病的疹子與其他疹子的區別
基本特點:直徑 2~4mm,如米粒大小,呈圓形、橢圓形,周圍有紅暈。
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
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后即出現潰瘍,常常流口水,不能吃東西。臨床上不癢、不痛、不結痂、不結疤。
下一篇:小兒患水痘皮膚護理最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手足口高發關注孩子有無發病癥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