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乍暖還寒,變化無常的天氣正是病毒入侵人體的大好時機,尤其是寶寶,他們的抵抗力相對較弱,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如果病毒入侵心臟,就會通過多種方式攻擊心臟的心肌細胞,便很容易引發(fā)病毒性心肌炎,而這種心肌炎,特別容易被家長誤認為是感冒。
找出心肌炎的元兇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元兇就是病毒,最常見的一種是柯薩奇腸道病毒,其他一些能引起呼吸道和腸道疾病的病毒,也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小兒急性傳染病如麻疹、水痘、風疹、腮腺炎、脊髓灰質炎、肝炎等常可并發(fā)心肌炎。其他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帶狀皰疹病毒、腺病毒、巨細胞病毒等,也可引起心肌炎。
Tips 小兒腹瀉慎防心肌炎
腹瀉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不少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有些病毒可侵犯心臟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因此,當孩子有腹瀉,同時存在面色蒼白、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脈搏過快等征象時,應及時就醫(yī)進行檢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留意心肌炎的信號
大多數(shù)寶寶在心肌炎發(fā)病前的1~2周常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史,常見癥狀有明顯乏力、蒼白、多汗、心悸、氣短、胸悶、頭暈、心前區(qū)疼、手足涼、肌肉痛等,去醫(yī)院檢查就會發(fā)現(xiàn)心臟擴大,心音低鈍或心律不齊等體征。個別患病的寶寶會以心源性休克或心腦綜合征(心臟病變中有腦部癥狀)起病,以急劇腹痛起病時常被誤診為急腹癥。
不同時期的表現(xiàn)各有不同:
急性期 新發(fā)病,臨床癥狀明顯而多變,病程多在6 個月內(nèi)。
恢復期 臨床癥狀和心電圖改變逐漸好轉,但尚未痊愈,病程一般在6個月以上。
慢性期 臨床癥狀、心電圖及X線檢查均表明病情反復或遷延不愈,實驗室檢查表明病情有活動表現(xiàn)者,病程多在1 年以上。
后遺癥期 患心肌炎已久,臨床已無明顯癥狀,但還有心電圖異常,如房室或束支傳導阻滯、過早搏動或交界性心律等。
Tips 孩子患了心肌炎會影響今后健康嗎?
對患病毒性心肌炎的孩子,只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大部分是可以痊愈的,不會影響今后的健康。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未撤底治療好,常會復發(fā),甚至發(fā)展成遷延性心肌炎或心肌病,到那時要恢復正常就非常困難了,而且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
正確鑒別早搏
心臟早搏是病毒性心肌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多數(shù)孩子無不適,做心電圖檢查才被證實。若孩子情況良好,心臟沒有擴大,心臟功能也正常,可以暫時不予藥物治療,早搏會慢慢減少和消失,但必須注意兒童的休息和營養(yǎng)。
在臨床上,經(jīng)常可以見到偶發(fā)性,甚至頻發(fā)性早搏,應與心肌炎引起的早搏鑒別。符合下列情況者屬良性早搏:無心臟病史,常偶然發(fā)現(xiàn);寶寶無自覺癥狀,活動如常,心臟不大,無器質性雜音;早搏在夜間及休息時多,活動后心率增快,早搏明顯減少或消失。
及時進行治療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 寶寶應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及減少耗氧量。心臟擴大及并發(fā)心力衰竭者應延長臥床休息至少3~6月,至癥狀消失、心電圖穩(wěn)定為止。病情好轉或心臟縮小后可活動,以后逐漸增加活動量。
控制感染 有呼吸道感染或發(fā)熱者可用青霉素控制感染7~10 天。
鎮(zhèn)靜處理 寶寶煩躁不安、心前區(qū)痛、腹痛,必須及時對癥處理。可用解痛鎮(zhèn)痛劑,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可待因等,必要時會注射嗎啡。
2.藥物治療
維生素C 大劑量維生素C可改善心肌代謝促進心肌恢復,有消除自由基的作用。用100~200mg/(kg·d)加入葡萄糖液20~50毫升中靜脈注射,3~4周為1療程。
輔酶Q10 有保護心肌的作用,每日肌注5毫克,連用2~3周。
1,6-二磷酸果糖 可改善心肌代謝,每日靜脈注射100~250mg/kg,連用2~3周。
黃芪 有抗病毒及保護心臟作用,可長期口服或肌注。
極化液 包括三磷酸腺苷、輔酶A 、胰島素。靜脈點滴,每天1 次,應用于病情比較重的寶寶。
免疫抑制劑 不宜常規(guī)用于早期心肌炎。開始用氫化可地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25~0.5mg/(kg·d),靜脈滴注。以后用強地松1~2mg/(kg·d),口服,1月后漸減量,可加用硫唑嘌呤2mg/(kg·d),口服,療程在6個月以上,并注意預防及治療繼發(fā)感染。
3.對癥治療
并發(fā)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治療。
Tips 中醫(yī)能治療心肌炎嗎?
中醫(yī)治療心肌炎有較好的效果,由于中醫(yī)重視整體的調(diào)節(jié),疾病恢復較快,副作用也少。常用的有炙甘草湯加減,如炙甘草、丹參、黃芪、麥冬、黨參、茯苓煎湯,每日1劑。也常用中成藥,如獨參針劑加入葡萄糖液中靜脈點滴,黃芪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此外還有抗柯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
恢復期飲食最重要
心肌炎的病因多為病毒,沒有特效治療。恢復期在家中特別要注意寶寶的飲食,心肌的成分主要是肌蛋白,為了增強心肌的力量應給寶寶足夠的蛋白質。
1.足夠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能源”,心肌的活動更離不開這一能源,而且它在胃內(nèi)容易消化,停留的時間不長,有助于減輕心臟負擔。
2.防止對心臟壓迫
應多吃蔬菜、水果等有植物纖維的食物,促進心肌的復原。忌用香料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脹氣,這樣就可防止對心臟的壓迫,減輕其負擔。避免心臟受壓的另一辦法是少食多餐。數(shù)量少、餐次多的軟飯或半流質飲食,可避免胃部擴張、橫膈上升、呼吸困難、壓迫心臟。當然,暴飲暴食是絕對不允許的。
3.遠離易脹氣的食物
容易產(chǎn)生脹氣或易發(fā)酵的食物也是不可取的,如蔥、蒜、干豆類、圓白菜、紅薯、生蘿卜、生洋蔥、汽水等。淀粉和糖多的食物在腸內(nèi)容易發(fā)酵、產(chǎn)氣,也不適合疾病恢復期的寶寶。
4.減少食鹽攝入
由于此時寶寶容易發(fā)生水鈉潴留,所以飲食中應嚴格限制食鹽的攝入量。限制食鹽可以預防及治療水腫,增加鉀鹽可利尿,借以排出體內(nèi)潴留的水分。
配合醫(yī)生做好治療
寶寶患了心肌炎,家長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1.不要產(chǎn)生過重的精神壓力,要幫助寶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
2.一般病毒性心肌炎在醫(yī)院治療的時間大約為3周,然后就可以在家治療和護理了。由于病毒對心臟損害的特殊性,其恢復期要長于病毒對其他臟器的損害,一般為3個月到半年。
3.如果寶寶身體情況允許,可以去上幼兒園,但是注意不要過于勞累,并且適當限制體力活動,而且要定期到醫(yī)院復查。一旦發(fā)現(xiàn)幼兒園其他孩子有外感癥狀,要及時將寶寶帶回家,以免誘發(fā)二次感染。文/余正昆(兒科副主任醫(yī)師) (媽媽寶寶)
下一篇:帶娃看病超實用就診小招數(shù)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按摩退熱四注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