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活潑可愛的三歲男孩突然皮膚發黃,嘴唇蒼白,連小便都是黃的,奄奄一息。日前,著急的父母抱著兒子到浙江省人民醫院搶救。
在醫院兒科病房,三歲的叮叮全身發黃已經褪去,也恢復了小孩子調皮好動的天性。叮叮媽媽說,叮叮喜歡吃蔬菜,大約一周前,家里燒了不少蠶豆。叮叮吃了一調羹又是一調羹,加起來有一小碗。
第二天,叮叮媽媽發現兒子精神不好,臉色有點黃,當時沒在意。沒想到,叮叮全身皮膚越來越黃,像得肝炎似的,并且嘔吐、呼吸急促。父母緊張起來,帶孩子到醫院一檢查,叮叮血色素已猛降至3克,是重度貧血、溶血性貧血,很危險。進一步檢查結合病史,醫生說, 叮叮得了“蠶豆癥”。
眼下,正是蠶豆上市的季節,鮮嫩可口,但新鮮蠶豆并不是適合所有的人吃。省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羅曉明解釋說,“蠶豆癥”是因為人體里面缺乏一種酶——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缺乏者進食蠶豆后發生的急性溶血性貧血。三歲以下的小孩容易得病,占70%,其中又以小男孩更容易得病。G6PD缺乏屬遺傳性,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
“蠶豆癥”癥狀有全身不適、頭痛、厭食、惡心、嘔吐等。一般病例癥狀持續2~6天。若不及時救治,可能出現全身衰竭、血壓下降、神志遲鈍或煩躁不安等急性循環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表現,嚴重的可能致死。
很多大人都沒聽說過蠶豆病,所以這個季節要提醒大家注意了,家族中有“蠶豆病”史的,要注意不能碰有關蠶豆之類的東西;發現有類似“蠶豆病”癥狀的要及時就醫。
專家還指出,蠶豆病患者不僅不能吃蠶豆,還可以因藥物感染而引起溶血。所以,“蠶豆病”患者平時用藥必須慎重。經證明,能引起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者明顯溶血的藥物有磺胺、乙酰磺胺、磺胺吡啶、新明磺、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等。據報道,引起缺乏者溶血的藥物及成藥還有復方阿司匹林、小兒退熱片、去痛片、七厘散等,都不宜服用。
下一篇:孩子患3次“毛支”會變哮喘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藥浴讓孩子高高興興地退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