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名3歲女孩深夜突發高燒,其母在情急之下,將自己以前沒用完的退燒藥給她服了半粒,不料20多分鐘后,孩子出現臉色發青、渾身抽搐現象,幸虧搶救及時才脫離危險。哈醫大四院藥劑部吳玉波教授提醒家長:給孩子用藥,需要注意以下四個原則:
種類:成分最好單一
在使用藥物時應遵循“可用一種藥物治療時就不用兩種藥物”的原則,成分單一的更安全,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藥名上帶“復方”兩個字的要慎用,成分說明中成分復雜的盡量少用,比如復方甘草片,止咳效果好,但3歲以下兒童不宜服用。能用一種藥解決的,就不同時用兩種,比如小兒的解熱鎮痛藥,目前藥店里各種退熱藥成分不同,但其藥理作用基本相同,只要一種足量即有效,沒有聯合用藥的必要。
劑量:首選兒童劑型
劑量不當引起的患兒藥品不良反應占40%以上。很多大人想當然地把孩子當成大人的“迷你版”,隨意根據年齡減半折中,該做法大錯特錯。正確的做法是買藥盡量買兒童劑型,對于發燒、腹瀉等兒童不適,藥店里基本都有兒童劑型;買不到兒童劑型,也切忌自己隨意拿成人藥調配,應電話咨詢醫生,采用按體重、體表面積或依年齡按成人劑量折算等傳統的小兒用藥方案,可根據具體情況遵循醫囑調整用量。
時機:別急著用藥
由于心疼孩子,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不舒服,立刻找藥吃。其實,最常見的發熱,首先應弄清發燒的真正原因,然后對癥用藥,并且兒童體溫較成人一般偏高,當孩子體溫低于38.5℃時,不必使用退燒藥,可以先用酒精給孩子擦擦身子,或者先用冰袋物理降溫。再比如腹瀉,可能是受涼,也可能是菌群失調,不要馬上擅自吃抗生素,這是極其不正確的。使用抗生素也要有針對性,磺胺類抗生素容易過敏,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引起兒童關節不適等等,不能亂用。
給藥:能口服就不打點滴
兒童用藥,科學的順序依次為口服、肌注、靜脈輸液,原則上是能口服用藥盡量不要掛點滴。嬰幼兒輸液本就比成人困難,發生輸液反應的可能性也較大,藥物通過靜脈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有增加。隨意點滴不一定有助于病情恢復,有時還會適得其反。口服藥物是最佳選擇,但要特別注意選擇適合兒童的口味和顏色,盡量選擇半衰期較長的藥物,減少用藥的次數。此外,服藥前后應避免喝茶、牛奶、咖啡、可樂等飲品,更不能用它們送服藥品。特約記者 金鷗 岳金鳳
下一篇:孩子老打呼,容易不長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長期咳嗽 警惕變異性哮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