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自閉癥患兒越早進行康復訓練,生活自理和社會交往功能的恢復效果就越好
○動物療法還缺乏有效的科學依據,很難評估其效果,只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患兒還應堅持接受傳統的康復訓練
自閉兒被喻為天上的星星,美麗、遙遠、神秘;但說不清什么原因,“星兒”們把自己關在一片窄小的天地,走不出來,也讓人難以靠近。據估算,目前廣東約有16萬不同程度的“星兒”,專家指出:作為一種以社交障礙、語言障礙以及刻板行為為主要表現的一系列發育性疾病,自閉癥的發病率比其他的兒童疾病都要高。如果不經干預,“星兒”將來就會變成殘障人士。針對近年流行的海豚和狗等動物療法,專家稱目前還缺乏有效的科學依據,很難評估其效果,只能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建議患兒還是堅持接受傳統的康復訓練。
現狀
自閉癥發病率高于其他兒童疾病
自閉癥的發病率比其他兒童疾病都要高。據統計,自閉癥在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1/150,廣東自閉癥患病率為0.67%,深圳地區更高達1.32%,廣東約有16萬不同程度的自閉癥患兒。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主任鄒小兵介紹,過去常認為不會說話的孩子可能是自閉癥,現在發現,一些口齒伶俐話很多卻沒有交流意義的孩子,也可能存在自閉癥。另外,智商正常甚至是智力超常的孩子也被發現可能是輕度的自閉癥患兒。
康復訓練
不同的階段側重點不同
“語言障礙、社交障礙和刻板行為是自閉癥兒三大核心癥狀。” 廣州市兒童醫院心理專科主任醫師查彩慧指出,除語言遲鈍、經常重復別人的話、表達能力差、不主動跟人說話的明顯癥狀外,不用眼跟人交流、不用手勢且愛重復一些簡單的行為也是典型的癥狀。另外,自閉兒中有60%~70%還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
干預治療別超過3歲
“對自閉癥患兒,干預時機最晚不要超過三歲。”鄒小兵稱,自閉癥患兒越早進行康復訓練,生活自理和社會交往功能的恢復效果就越好。最理想的康復訓練模式是“專業康復+家庭訓練”,即讓患兒上半天的專業康復課,再回家進行半天的家庭訓練。
“當然,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訓練重點。”查彩慧提醒:一般2~6歲是患兒康復訓練的關鍵期,對訓練其生活自理能力、語言發育以及刻板行為的糾正能起到較好的效果。而過了6歲,訓練效果會比較差,應更著重于社交技能的訓練以及對其攻擊性、危險性行為的控制。
動物療法
效果難評估 建議只作輔療
近年來,動物療法作為輔助治療手段不斷被提及,其中,海豚和狗是最知名的“動物醫生”。有研究表明,海豚發出的聲音覆蓋了2000至10萬赫茲等多種波長的高頻超聲,對自閉兒的大腦有激活作用。
近幾年國內一些地方的海洋館開始舉辦類似的康復治療,讓自閉兒通過觀看海豚表演、觸摸海豚和聆聽鳴叫等方式來影響其行為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但這種治療費用很高,普通自閉癥患兒家庭難以承擔,另外,并不是每個家庭的狗都能成為“良醫”,這種療法的實施需有專業的治療師指導。
在查彩慧看來,這類治療還缺乏有效的科學依據,很難評估其效果,作為輔助治療手段可以考慮,但建議患兒還是要堅持接受傳統的康復訓練。
融入社會
讓自閉兒與其他孩子多接觸
經過治療、康復訓練的患兒如何融入社會?
鄒小兵指出,教育是第一步。對自閉癥患兒的教育應提倡全方位“融合”理念,不要將訓練學校作為他們的終身依靠,更不能把所有的自閉癥患兒都收進特殊教育學校。
廣州市接受自閉癥學生最多的越秀啟智學校曾經讓自閉癥孩子單獨成班,但試驗了一個學期就宣告失敗。“他們明明坐在一間教室內,卻像住在相距很遠的不同星球上一樣,拉都拉不到一塊去。”該校余碧泓老師說,沒辦法,學校只好把自閉癥學生打散,分到每個班級里。自閉癥孩子跟腦癱、唐氏孩子“融合”后,反而有助于他們開始緩慢而艱難地嘗試人際交往。
鄒小兵說,理想的狀況是,恢復情況良好的自閉癥患兒可以進普通學校,而病情嚴重、康復訓練效果不好的孩子才考慮進特殊教育學校。記者獲悉,香港有些學校采取“全校參與”幫助自閉癥患兒的形式,還設立“大哥哥大姐姐計劃”,讓高年級或者本班同學照顧低年級患兒。在大班教學的基礎上,還會采取個別教育計劃(IEP),針對患兒的個體情況進行言語治療等。
專家提醒:要讓自閉兒回歸社會,不僅需要家長和康復機構的努力,老師、同學甚至鄰居,也應給予協助。香港專家黎瑞英博士建議,全社會應善待自閉兒,不妨從尊重自閉癥患兒的習慣上做起。“自閉兒怕很大的聲音,我們可以小聲跟他們說話,還有些人怕光,怕被觸摸等。”
文/記者翁淑賢
下一篇:春夏之交寶寶易感冒,如何預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咳嗽老不好需要清肺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