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提問1:體溫增高幅度大,該吃退燒藥嗎?
昨天夜里,2歲的樂樂特別煩躁、睡眠也很不安。媽媽發現他有些發燒,體溫達37.8℃。樂樂平時體溫只有35.8℃~36.0℃,媽媽認為既然體溫增高的幅度較大,于是,便給樂樂服了退燒藥。
第二天,帶孩子來看我時,媽媽問的問題之一就是:該不該給孩子吃退燒藥?
幫樂樂媽媽作分析
發燒本身不是一種疾病。引起發燒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病毒、細菌等病菌侵入人體所致。人體為了抵抗并殺滅它們,便采取了一種自我保護性質的反抗措施—-發燒。實際上,發燒是一種好現象,說明孩子正在努力與病菌抗爭,而且,這種能力會越來越強。但是,由于孩子大腦發育尚不成熟,過高的體溫(超過39℃)可刺激大腦皮層,出現異常放電,即可出現驚厥。
預防體溫過高,避免出現高熱驚厥,是服用退燒藥的最基本的理由。
體溫超過39℃可引起大腦皮層不穩定,但不是說,每個孩子都會出現驚厥。高熱驚厥往往有遺傳傾向,了解雙方父母家族高熱驚厥的歷史,有助于預測孩子出現高熱驚厥的可能性。不論孩子的基礎體溫如何,還是等孩子體溫達到38.5℃以上,再給孩子口服或肛門內使用退燒藥物。
過早服用退燒藥物,將孩子體溫保持在37℃以下,會削弱人體對病菌抵抗的能力,使病菌更易于在體內擴散,無形中助長了病菌對人體的侵害。我們希望服用退燒藥后的效果是將體溫保持在37℃~38℃之間。
為什么不等到39℃
為何孩子體溫達到38.5℃就給退燒藥,不是39℃才可能引起孩子大腦皮層不穩定嗎?這是因為服用退燒藥物后,藥物被人體吸收并發揮作用需要一定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 38.5℃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物,就是為了盡可能避免在退燒藥物起作用之前孩子體溫已超過39℃。
下一篇:為啥有時咳厲害有時又不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明原因”咳嗽可能有異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