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6個月至6歲兒童
易高熱驚厥
不少讀者打來電話咨詢孩子發燒需注意什么,專家提示6個月—6歲年齡段的患兒要格外注意,“一旦體溫驟升至38.5℃至39.5℃時就要警惕高熱驚厥?!鄙兄魅伪硎?,家族中有驚厥史的、既往有抽搐史的孩子比較可能發生高熱驚厥。
一般來說,低于38.5℃的發熱并非壞事,這是機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而一旦體溫繼續升高,小兒就會耐受不了,所以一旦發熱還是應盡快將體溫控制在38℃以下。首先要服用降溫藥,并用冰塊或酒精擦拭額頭、身體,給予物理降溫。
如果孩子已發生驚厥,家長一定要鎮定,注意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口腔內的分泌物、嘔吐物,以免吸入氣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復雜型驚厥應立即送院診治。
精神頭好
就沒大事
根據尚主任的臨床經驗目前因感冒發燒前來就診的,每天差不多有兩三千人,這其中八九成是病毒性感冒,其次是支原體感染,合并細菌感染的只有一小部分。病毒性感冒具有自愈性,健康的青壯年不用藥物也會在一周左右康復。
尚教授的治療觀點直接明了,對于6歲以下的兒童和小兒,他堅持在家觀察、適當用藥的原則,不主張生病就扎針?!鞍l燒、打噴嚏的寶寶,一旦用藥后退燒、精神頭很好,家長則不必過分擔心,多數屬于病毒感染、沒大事;相反,用藥退燒、精神頭不好,則考慮支原體和細菌感染。而對付支原體和細菌就必須要扎滴流。”尚云曉主任認為,家長學會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相當重要。
沒必要一感冒
就扎滴流
在接聽熱線的過程中,不少讀者詢問扎什么針好的快,尚主任幾次指出了市民這樣一個誤區,認為感冒了扎滴流最見效,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只有確定為細菌感染才有必要打抗生素,而病毒感染是沒有特效藥的?!鄙兄魅卧谂R床中也發現,不少患者就診時主動要求扎滴流,一些父母更是屢屢“建議”醫生給孩子扎針。
其實諸如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口服藥就可以了,一些家長認為“扎滴流才能治病”的觀點是錯誤的。感冒不嚴重卻非得在醫院扎滴流,很可能由于醫院內病人相對集中造成交叉感染。
發熱3天
不必急看病
“單純性發熱,溫度在38.5℃以下,3天以內不急于去醫院就診?!鄙薪淌陂_門見山,3天一般來說可以視作去不去醫院的分界線。而居家觀察期間患者尤其是患兒家長要時刻關注感冒癥狀,一旦孩子出現反復咳嗽、有咝咝聲像拉風箱時,就應考慮是否為感冒引發了哮喘,特別是一些過敏性體質或有家族過敏史的患兒,極易錯把哮喘當成肺炎延誤了治療。
尚主任也通過本報提醒廣大市民,感冒最重要的還是注意多喝水、多通風、多休息,除了這三“多”還可以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和藥物。(李靖 左微 李雙琦 趙小昭)
下一篇:當寶寶感染甲型流感后怎么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如何預防甲型H1N1流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