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幼女的婦科疾病以外陰炎癥為主,常見引發幼女外陰陰道炎的外界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外陰局部衛生不佳。陰道外口鄰近肛門、尿道,局部易潮濕,受細菌感染而發生炎癥。大人不注意小兒的外陰清潔,大小便后不擦拭外陰,或用污染的紙擦抹外陰。幼女穿開襠褲使外陰裸露,受到致病菌的侵襲,發生外陰炎。肥胖的女孩,外陰大腿間易潮濕受壓或皮膚皺褶清洗不凈,容易感染。(二)異物。小兒年幼出于好奇,在玩耍時將一些小東西,諸如紐扣、別針、豆類等塞入陰道,異物造成陰道上皮損傷,引起繼發性感染。(三)蟯蟲性外陰陰道炎。在正常情況下本病并不多見。它是由腸道蟯蟲通過糞便傳入陰道;或糞便處理不當,通過嬰兒母親或保教人員的手或衣服、玩具等將蟯蟲卵污染幼女外陰而引起炎癥。(四)繼發性外陰陰道炎。幼女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泌尿道感染后,抵抗力下降時細菌繁殖也會導致外陰陰道炎的發生。(五)過敏。有些年輕的父母喜歡給孩子穿尼龍纖維制成的緊身褲或內褲,或者經常使用尿不濕紙尿褲,可以引起過敏性的外陰陰道炎。
幼女外陰陰道炎的癥狀一般來說,女孩會有外陰瘙癢、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排尿困難。年齡較大的能向家長訴說,年小的嬰幼兒因不能訴說癥狀,則會哭鬧不安,或不自覺地搔抓外陰。細心的家長可發現孩子外陰、尿道口、陰道口黏膜充血、水腫,有膿性分泌物,有臭味。有的由于外陰炎癥致使陰唇粘連,有的會出現排尿異常,如排尿費力、尿流改變。陰道異物可引起陰道分泌物特多,且為血、膿性,有臭味。蟯蟲所致的陰道炎外陰及肛門外有奇癢,陰道流出多量的稀薄的黃膿性分泌物。
幼女外陰陰道炎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日常生活中,嬰幼女要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使用吸水性強、透氣性好的尿布。女孩要盡早穿滿襠褲。勤洗澡,勤換衣,內褲要寬松,使用純棉質地,不穿緊身褲。每次大便后,用清潔的手紙由前向后揩凈外陰。每日清洗外陰,清洗的順序由前向后。洗外陰的臉盆和毛巾要專用,不要和父母的混用。(二)家長應經常觀察檢查女孩外陰,發現異常或孩子自訴不適,搔抓外陰時,千萬要到醫院少兒婦科診治,以免錯失治療良機。(三)治療時,需查明致病病原體,使用敏感抗菌藥物。外陰可用1∶10000高錳酸鉀坐浴,一些中藥方劑效果也不錯。陰道內異物,必須盡快取出。小陰唇粘連需要行分離手術,恢復其正常的解剖結構。
下一篇:小兒疝氣危害大應及時就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腹瀉后是否要馬上止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