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新聞熱點回放:
今年3月上旬,安徽阜陽市幾家醫院陸續收治了以發熱伴口腔、手足臀部皮疹為主的疾病患兒。經衛生部調查檢測,確定該病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截至5月1日,當地累計報告3736例感染患兒,死亡人數已至22人,傳播范圍擴大到全市下轄各區縣,并已波及河南。
手足口
專家釋疑腸道病毒EV71感染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維中、北京地壇醫院主任醫師李興旺、北京兒童醫院ICU室主任錢素云等專家介紹,腸道病毒EV71是人腸道病毒的一種,簡稱為EV71,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癥患兒可出現肺水腫、腦炎等,統稱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該病多發生于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少數病情較重,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該病常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成人也可感染。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差,不良個人衛生習慣易發病。大部分病例病情較輕,可治愈。少數患者可出現腦炎及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常見于4-9月份。傳播方式主要有:人群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兒童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故與生病的患兒近距離接觸可造成感染;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發生感染。
專家們介紹,患兒感染腸道病毒EV71后,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發熱同時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現皮疹,或出現口腔粘膜皰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樣表現。發熱1~2天后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出現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現在臀部。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
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患者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
【流行概況】
我國于1981年上海首次報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東、湖北、青海和廣東等十幾個省份均有本病報道。
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
【傳播途徑】
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
【臨床診斷】
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腳掌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預防措施】
(一)個人預防措施
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機構及小學預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3.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洗手;
4.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6.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對患兒采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7.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地教育和衛生部門可決定采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措施。
相關鏈接:--[維生素B2防治手足口病]
--[兒童最懼的十種流行病之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癥狀和治療]
* 除了發燒時進行退熱之外,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中成藥,如板藍根沖劑、小兒咽扁沖劑,清開靈口服液等。可把西瓜霜涂于口腔潰瘍處,每天2-3次。嚴重影響患兒進食或睡眠時,最好到醫院輸液治療。
* 采取中醫推拿治療,取小天心穴(位于手掌大小魚際交接的凹陷處),用手指揉動30-50次,可清熱疏風;取內勞宮穴(位于手掌心正中)用手指做3分鐘環性推動,用力要輕些,僅在皮膚表皮推動并不帶動深層組織,具有清熱除燥之功效。
* 采取飲食治療,取西瓜翠100克及山藥50克,與200克薏米一起煮成粥給患兒食用。 --[小帖士:手足的中醫處理法]
警惕:夏季易高發,低齡兒童多注意
不屬于人畜共患病: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科張立伐主任介紹,手足口病是一種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可通過食物、水、唾液、空氣等媒介經腸道、呼吸道或皮膚接觸傳播。但該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在人和動物或寵物間傳播。該病在發病初期傳染性最強,一般會出現咽痛、腹瀉、食欲減退、低熱等癥狀。隨后,口腔內會陸續出現皰疹,水皰破潰后會形成小潰瘍。
夏季高發無特效藥:“5歲以下的兒童是手足口病的高發人群,但成年人也可發病。根據以往的臨床經驗,夏季和早秋病患較多。”據張主任介紹,該病無特效藥治療,個別患者即使不治療在7-10天內也可痊愈,無任何不良的后遺癥。但該病病發過程中,很容易感染到其他 病毒和細菌,誘發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腦炎甚至敗血癥等并發癥,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注意事項: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可以減少感染機會。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舔手、咬指甲。從公共場所回家后要洗手、洗臉、換衣服。
疑問:是什么使這種病變得嚴重了?
“手足口”并不是什么大病,如傷風感冒一般,為什么會在局部地區演變成“疫情”,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著實令人思索!
是什么導致這樣一種病變得嚴重了,相信對手足口病情有所了解的家長們都會有此疑問?
兒童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是應該被格外關注和重視的,因為在一切突然而至的傷害面前,他們無力面對無能承擔。在不夠關注不夠重視面前,本來很小的傷害也會有可能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傷害。
需要做父母的足夠關注和重視!
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面的保障、關注和重視!
下一篇:警惕幼兒夏季患上暑熱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皰疹性咽甲炎的發病征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