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分清“好動”與“多動”
并不是所有頑皮的孩子都是多動癥患兒。那么,兩者之間到底該如何區分?其實,行為發生環境及功能損害是兩個關鍵的指標。對此,專家解釋,普通孩子的多動行為表現一般具有場合的選擇性。然而,ADHD患兒的多動癥狀則會出現在多個場合。更為重要的是,后者的這些多動行為表現已經損害其學習、社會、家庭關系等相關功能,產生學習不良、人際關系差、吸煙、吸毒、意外和傷害、家庭沖突、父母壓力等功能損害。
因此,ADHD患兒的早期診斷不可依賴經驗診斷也要避免過度診斷。國際專業的診斷手冊指出,對ADHD做出診斷需要臨床醫生運用專門工具進行專業的評估,同時輔以父母、其他家庭成員和教師的觀察報告,過度依賴量表篩選作為ADHD的唯一診斷標準,容易導致過度診斷。診斷ADHD需要具有≥6種注意缺陷或多動-沖動癥狀,與兒童發育水平不相稱的癥狀在6個月內持續存在,還要求部分癥狀必須在7歲之前被觀察到,并在≥2種環境中(如學校和家庭)產生某種程度損害,如社交、學業或職業。
此外,專家還提醒家長,ADHD早期診斷中也應注重患兒參與。社會隔離的方式并不可取,較為合理的方法是在診斷前將真相如實告訴自己的孩子,讓患兒了解并參與整個診斷過程。此外,一旦孩子確診,家長也不能互相責備。數據表明,父母的沖突會在一定程度上使ADHD患兒心理更加緊張,容易加重癥狀。
感受孩子的感受
ADHD是一種慢性的行為障礙。雖然,其最初通常在兒童期發病,但約有70%的患兒癥狀會持續到青春期至成年,30%的患者將持續終身。因此,對于ADHD患兒不僅需要進行早期診斷,還需要進行長期的干預治療。
目前對于ADHD患兒的治療,國際公認的較為推薦的優化治療方案是藥物治療聯合行為治療。首先,家長可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采用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專注達等藥物治療方式調節大腦中遞質的異常,提高孩子的關注力,并在此基礎上輔助以心理、教育、社會等行為治療方式,進而幫助患兒恢復自尊心及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以及和諧的家庭氛圍。通過這樣一種聯合治療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兒學會正確的學習及社交習慣,有利于患兒盡早恢復學習和社交能力。
專家同時指出,ADHD兒童治療效果的實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從最初控制多動到逐步改善閱讀計算習慣。因此,患兒家長在幫助孩子進行治療時應當注意避免幾個常見的誤區。比如,正確客觀地認識治療的必要性,減少治療顧慮,不應過分擔憂藥物的成癮性而隨意放棄治療。
此外,不能忽視定期復診的重要性。周期性復診可幫助醫生對患兒的身高、體重進行監測和評估。此外,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患兒的家長和教師也應當培養科學理解的態度,并盡可能將疾病狀況如實告訴孩子,努力嘗試去“感受孩子的感受”。
下一篇:孩子乳牙壞了也要修補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兒夏季熱 媽媽勿擔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