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肥胖的孩子食欲一般都較強,這促進了身高、體重等體格的發育。迅速發育的機體,必須伴有充足的血液供給。可是幼兒的機體造血功能還不健全,一旦食物中缺乏鐵質、維生素c、葉酸和維生素Bl2等造血元素時,骨髓造血便很吃力,從而引起貧血。肥胖兒按體重計算所需要的鐵質和其他造血元素超過正常兒,因此更應注意供給含鐵較多的食物,如綠葉菜、蛋黃、肝、動物血、瘦肉、黑芝麻等,以防止貧血的發生。
據調查,我國兒童貧血患者約有20一40%是因輕度缺鐵造成的。有人會問,現在的孩子天天吃牛奶加雞蛋,人又吃得胖墩墩的,還會貧血?是的,牛奶和雞蛋中的蛋白質,含有全部兒童必需的氨基酸,比例合適,吸收和利用率高。牛奶中還含有豐富的鈣,多吃對兒童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很有益。但是牛奶中的鐵含量很少,每250克牛奶才含0.5毫克。2歲的孩子按國家制定的標準應每天供給10毫克鐵,如果完全靠牛奶提供,則每天需吃5千克牛奶才夠。雞蛋黃中含鐵較高,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但經研究,雞蛋黃吸收率不高。所以,如果每天吃雞蛋和牛奶,而忽略對兒童膳食的調配,再胖的孩子也會發生缺鐵性貧血。
糾正缺鐵性貧血,多吃些含鐵量高的食品是很有效果的。
多吃各種瘦肉
瘦肉、魚、雞或動物內臟中的鐵是卟啉型的鐵,在腸道內不受其他食物因素影響,容易被腸粘膜吸收;而糧食等植物性食物中的鐵變成離子狀態,與糧食中的植酸、蔬菜中的草酸及食物中的磷酸等結合成不溶狀態,不易被腸道吸收,一般糧食中的鐵吸收率達不到5%。此外,肉食肌肉組織中的半胱氨酸,還可促進其他食物中鐵的吸收。所以兒童多吃些瘦肉,對預防缺鐵性貧血是有益的。
但是家長往往不敢給孩子吃肉,怕孩子會再往粗里長。不要怕,孩子可以多吃些不利于長胖的肉類,比如:
兔肉。兔肉與一般畜肉的成分有所不同,其特點是含蛋白質較多,每百克兔肉中含蛋白質21.5克;含脂肪少,每百克僅含脂肪0.4克;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含膽固醇較少,每百克含膽固醇只有83毫克。由于兔肉含蛋白質較多,營養價值較高,含脂肪較少,是胖兒比較理想的肉食。
牛肉。牛肉的營養價值僅次于兔肉,也是適合于胖人食用的肉類。每百克牛肉含蛋白質20克以上,牛肉蛋白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較多,而且含脂肪和膽固醇較低,因此特別適合胖人和高血壓、血管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病人適量食用。
魚肉。一般畜肉的脂肪多為飽和脂肪酸,而魚的脂肪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很好的降膽固醇作用。所以,胖兒吃魚肉較好,既能避免肥胖,又能防止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
雞肉。每百克雞肉含蛋白質高達23.3克,脂肪含量只有1.2克,比各種畜肉低得多。所以,適當吃些雞肉,不但有益于人體健康,也不會引起肥胖。瘦豬肉。瘦豬肉含蛋白質較高,每百克可高達29克,每百克脂肪含量為6克,但經煮燉后,脂肪含量還會降低,因此也較適合胖兒食用。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維生素C有促進食物中鐵吸收的作用。那些有偏食習慣、不愛吃蔬菜的孩子,貧血的發病率比較高。冬天里的蘿卜含維生素C豐富,夏天的西紅柿是維生素C的好來源。由于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加熱后容易被破壞,所以烹調時不要煮得太久,不要棄去菜湯;適于生吃的最好洗凈生吃,可減少烹調處理損失維生素C。一般情況下,蔬菜中葉的維生素C含量比莖和根莖中的含量多,如芹菜、萵筍,葉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莖中含量多3-4倍,因此吃芹菜把葉棄去是很可惜的。一般干豆中不含維生素C,但綠豆芽、黃豆芽、青豆芽都含有一些維生素C;鮮棗、山里紅、桔柑中富含維生素C;一些野果如獼猴桃、刺梨、酸棗含維生素C也非常豐富。
文/劉建忠
下一篇:寶寶的尿液為什么會變顏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寶寶的嘴爛了,該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