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嬰兒的手指似乎是無比美味的,而提起嬰兒吮手指,很多父母都認為是個不好的習慣,想方設地幫孩子糾正。于是有些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吮手指,經常不厭其煩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其嘴里拉出來,或是給孩子戴上不手套,甚至給孩子的小手指上涂上辣椒水。其實,吮手指并非都是壞習慣,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上看,嬰兒與幼兒吮吸手指的意義是不同的,因此應區別對待。
嬰兒時期吮吸手指是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是嬰兒進入到手指的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的準備階段的標志之一。
新生兒只會雙手握拳,胡亂揮舞,其大腦尚不能指揮他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到2~3個月時,隨著腦子功能的發育,嬰兒逐步學會兩個動作:一個是用眼睛盯著自己的手看,另一個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對于他們來說,吮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沒有人教過他們該怎么做,可是他們似乎天生對自己的小手指就有一種親近感。
起初他們只是將整個手放到嘴里,接著是吮吸2~3個手指,最后發展到只吸1個手指,從笨拙地吮吸整只手,發展到靈巧地吮吸某1個手指,這說明嬰兒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有提高了。吮吸手指動作,促使嬰兒手、眼協調行動,為5個月左右學會準確抓握玩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細心的父母可以發現,孩子在吮手指的時候,通常是那么的安靜,不哭也不鬧,也不會打擾大人。
這一時期的嬰兒主要是通過嘴來“了解”外界的東西,無論抓到什么都要塞進嘴進而舔一舔,嘗一嘗。嬰兒常將手也認為是外界的東西,還不知道它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所以總愛將它塞進嘴里吮吸感知。有時嬰兒還以吮吸手指作安安慰劑來穩定自身的情緒,這在嬰兒心理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動作的迅速發展,嬰兒逐步學會自由地坐、爬、站等,手指的動作愈加精細,能五指分工,雙手配合抓握、擺弄、傳遞東西。這時各種新奇的物品和玩具引起嬰兒極大的興趣,他從此改變了看手、玩手的單調玩法,開始主動地用手去擺弄、探索所有能接觸到的東西,從而對吮吸手指失去了興趣,當長到能單獨玩玩具的時候,孩子吮吸手指的現象自然會大減少。
因此,對于嬰兒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慮煩惱,急于糾正。更不用強行將孩子的手從嘴里拉出來,強行制止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心理發育。如果孩子的行為實在過于頻繁,父母擔心孩子形成“吮指癖”,則可以經常對孩子的小手進行撫摩、擺動,以轉移其吸吮手指的注意力;會拿玩具時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搖動、擺弄玩具,把嬰兒的雙手占住,使他無暇去吮吸手指。
如果孩子到了3~4歲時,仍然經常吮吸手指,這就與嬰兒期的吮吸手指意義不同了,可視為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需細心了解形成原因,耐心糾正。
小提醒:嬰兒期的吮指行為固然無可厚非,但是值得父母重視的是,不干凈的手指可能會提高孩子患上口腔炎和腸胃炎的機率,所以,要經常清洗孩子的小手,以防病從口入。
下一篇:父母就是孩子的“生活教練”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3歲 深夜造訪者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