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006年,還在華東師范大學讀博士的我,生活忽然發生了轉折,那就是在我毫無思想準備之際,女兒桐桐不經意地走進了我的生活,她的孕育催生了我的無限母性,一時間,我的價值取向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沒孩子之前,我是一個事業心強的甚至想丁克的“女強人”,孩子開始孕育之后,我忽然發現生活中還有另一種快樂,那就是見證生命成長的快樂,很快我原來的幼兒教育敏感和心理研究情結就被喚醒了,我決定拿起筆,讀博、工作之余堅持記錄女兒成長的點滴和自己的發現與感悟……。
充滿戲劇性的是,開始記錄不久,我在一個朋友的鼓勵下,趕時髦在育兒網開了一個博客,只要有時間就把自己的育兒記錄傳上去,沒想到日積月累,關注我博客的人越來越多,很多育兒雜志看了我的博客之后,紛紛跟我約稿,一些出版機構開始聯系我出書,我自知水平有限,就先出了一本,就是去年上市的《愛出一個好寶貝》,不想出來之后,一直都在當當和卓越的暢銷榜上浮動,越來越多的出版社前來約稿,按說,基于目前正向200萬字邁進的育兒手記,趁熱打鐵多出幾本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我沒有這樣做:一方面,我自知精力有限,又需要同時兼顧工作和育兒,業余時間原本就少,如果只想著如何出版,勢必占用太多陪桐桐的時間。雖然常被美其名曰“專家”,但我首先是一個母親,寶貝桐桐的教養是我首當其沖的要務,而寫作只是副產品,我不想本末倒置;另一方面,我始終覺得,出版是很嚴肅的事情,如果僅僅為了出書而急于出書,勢必難以顧及寫作的質量,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結果。我希望自己寫出的每一本書,都是有分量的,能讓讀者看了有所收獲的。
出于這種考慮,我雖然有心出第二本書,卻并沒有急于動手整理寫作,一如既往地,我還是以忠實記錄桐桐的成長點滴和育兒感悟為主,勤于筆耕博客,另一方面,我也從未終止過與網友的交流,通過郵件往來,幾乎每天,我都可以收到一些咨詢問題,這些問題,逼著我去思考,去探索桐桐之外的孩子遇到的各種問題,雖然回復郵件占用了我整理出書的時間,我還是愿意優先保證這種交流,始終認為,這種來自家長育兒實踐的需求才是我思考的價值所在。育兒第一、寫博第二、答疑第三、供稿第四、出版第五是我一貫堅持的原則,我希望在盡可能親近育兒“一線”的體悟與交流中體察年輕父母最常見的困惑并想辦法進行專業的探索,但跟網友交流的多了,我也漸漸發現,很多問題,看似跟如何教育孩子有關,實際上卻需要從解讀孩子特定心理發展階段的特點談起,由于一直很注重心理學知識積累,絕大多數案例中,我都能給網友們比較滿意的答復,但也有個別家長的來信,會讓我感到力不從心。這讓我意識到,雖然我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基礎,教育所需的心理學基礎畢竟相對單薄,我希望自己對孩子教育和心理發展這一塊的探索更自覺,給父母提供更專業的咨詢,思慮再三,過來這一年,我報考了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考試,為的是讓自己得到更專業的指導,然后去影響更多的人。
從此我的生活就分割成了很多部分:工作、育兒、家事、郵件回復、寫雜志的約稿、讀書充電、心理咨詢考試和學習…….,即使我原本就沒有娛樂愛好,不逛街,不看電視,甚至不看報紙,還是感覺時間經常不夠用,自然也沒有多少時間用來寫書,不過,即使忙碌如此,我仍然樂在其中,因為,對于這個領域,我是那么愛,那么愛……
幸運的是,見縫插針開始心理咨詢課程學習之后,我驀然發現,這竟是一個如此令人興奮的領域,讓我欲罷不能、如饑似渴:上下班的班車上,我看書聽錄音;做家務的時候,一邊聽講座一邊忙活;加入了相關的QQ群,一起探討和交流;隔周參加師兄師姐自發組織的沙龍,傾聽大家的分享……。心理咨詢的學習,拓寬了我的研究視角,也讓我的努力有了功利的回報:過來的這個5、6月份筆試和論文答辯面試,我竟然以據說同學中第一名的成績拿到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資格證書。當然,拿到證書并不是努力的結束,而是入門的開始,從此我把愈來愈多的學習時間分配給了心理學,并聚焦在兒童心理發展領域,為的是更好地探究成長的秘密。心理學是教育學的基礎學科,我相信,在這個領域的深厚積累,將會讓我的探索爆發更多的能量,事實上,整個過程中,我也一直在體驗到優化知識結構的好處,那就是我對早期教養問題的認識,越來越拓寬了視角,對于正在整理寫作的第二本書,也有了更多的底氣。這本書的醞釀構思與整理撰寫,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進行的,因為不停地有新的想法,期間也在不停地調整,竟至于拖了一年多才定稿。好在,遇到了勤快的編輯應瑩,帶著胎寶寶幫我趕工,才得以有了這本順利跟大家見面的書,希望它會像我期待的一樣,能伴您走向輕松、快樂的育兒之旅……
下一篇:幼兒不宜參加6種運動教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BB需要三種良好的成長環境教育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