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20個細節,細細教
文明禮貌教育不能單靠講道理,也不能指望孩子明白了道理就一勞永逸了,要非常耐心地指導具體的文明禮貌語言和行為,禮貌的話要一句一句地教,文明的行為要一個一個地指導。
幼兒文明禮貌的20個細節:
(1)尊敬長輩。
(2)愛護弟弟妹妹。
(3)熱情待客。
(4)禮貌做客。
(5)彬彬有禮接電話。
(6)彬彬有禮打電話。
(7)認真傾聽,不隨便插話。
(8)及時回應別人的問話。
(9)請求幫助要客氣。
(10)影響別人要道歉。
(11)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
(12)排隊先來后到按順序。
(13)文明乘車先下后上。
(14)上下樓梯、平時走路靠右行。
(15)吃完飯把面前的贓物收拾凈。
(16)上完廁所要沖水。
(17)好吃、好玩的東西大家分享。
(18)不隨地大小便。
(19)不沖著別人打噴嚏。
(20)不隨便亂扔廢物。
家長要很耐心地一個一個落實,不但自己要做榜樣,而且發現孩子有不禮貌的行為表現,要及時給孩子指出來,并幫助他糾正。
2、不以“失禮”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有禮”
媽媽帶著青青去朋友家聚會。“青青穿得好漂亮呀,誰給你買的?”女主人蹲下來,熱情地與孩子打招呼。青青怔怔地看著女主人,不笑也不說話,突然伸出手,一把抓住女主人的頭發,“哎喲——”女主人痛得大叫起來。媽媽“啪”的一下打了青青的屁股,青青大哭起來。聚會還沒開始,局面就尷尬不堪:一個失態大叫,一個惱羞成怒,一個哇哇大哭。
青青媽媽用“失禮”的方式來教訓孩子的“失禮”,結果不但孩子沒有明白該怎么做,還當場把矛盾激化了。
“失禮”教不出“有禮”,遭遇孩子失禮時,父母要注意維護孩子的“面子”,不當著眾人的面直接批評呵斥,而是把他拉到旁邊,以悄悄話的形式告訴他應該怎么做。
3、教孩子正確對待無禮的人
有的父母說:“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禮貌,可是受到不禮貌的孩子欺負,怎么辦?”這確實是個問題。
孩子總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當孩子在外面“吃虧”或者“受欺負”的時候,家長出面為孩子出氣或者慫恿孩子反擊,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消極的。面對遭受非禮之遇的孩子,父母要保持冷靜,不急著表態,讓他慢慢傾訴,再根據孩子交往中的薄弱環節加強指導,其目的不是為了“爭口氣” 或者“挽回面子”,而是提高孩子妥善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孩子幾句簡短的自救語句,并讓他大聲地、快速地說出來:“你干什么?”“老師快來!”給對方以威懾,為自己呼救。如果孩子有動手自衛的行為,要教育孩子“見好就收”,不能“防衛過度”,同時還要引導孩子樂意接受小朋友誠懇的道歉,培養寬容之心。
4、開“高帽公司”,為孩子指明言行目標
孩子沒有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常常是因為他忘記了該做什么,如果總是挨爸爸媽媽的批評,他可能會對自己的努力失去信心,如果進一步習慣了這種批評而不改正,那么他主動學習好習慣的精神就更薄弱了。
在現實生活中,恰當地給孩子開“高帽公司”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這個“高帽”并不是虛假表揚和一味護短,而是“預支”表揚,為孩子的行為指明目標和希望,增強他的信心。當孩子有點猶豫把自己喜歡的開心果給叔叔分享,媽媽故意說他是個大方的好孩子,得到鼓勵后,孩子很可能因而大方;當孩子吃飯慢吞吞的時候,爸爸故意給他“戴高帽”:“老師說你今天吃飯比昨天好,讓爸爸看看是不是這樣?”有時候不直接贊揚他,而是跟別人聊天時贊揚他,卻故意讓他聽到,這樣的“高帽”增強了真實感,孩子更樂意接受,也更增強了他行動的動力。
下一篇:別讓標準埋沒了孩子的聰穎教育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測測你的孩子會不會是天才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