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聽覺敏感期
聽,是孩子從外界獲取信息,進而探索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之一。聽覺與視覺、味覺、觸覺等系統緊密配合,為孩子的大腦提供所需的信息。關注孩子的聽覺敏感期、培養孩子的聽覺能力對其語言能力和認知外部環境的能力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解讀孩子的聽覺敏感期,認識孩子聽覺的發展歷程剛出生的孩子有聽覺嗎?他從什么時候起對聲音敏感?關于這個問題,科學家曾就剛出生一天的嬰兒做過實驗:
科學家用嗡嗡聲和鈴聲兩種聲音來做刺激。當鈴聲在嬰兒右側響起的時候,他們就給嬰兒吸吮糖水;當嗡嗡聲在右側響起的時候,就不給嬰兒吸吮糖水。
這樣幾次之后,科學家發現:當鈴聲在右側響起的時候,嬰兒會主動將頭扭向右側;而嗡嗡聲在右側響起的時候,嬰兒則不會將頭轉向右側。
從這個實驗中科學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剛出生的嬰兒已經具備相當的聽力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剛出生的嬰兒有意識地進行聽覺刺激,孩子的聽覺能力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其實,不但剛出生的嬰兒有聽覺,未出生的胎兒也能夠感受到聲音。寶寶在母體的時候能夠感受到聲音的強弱,還能感受到音調的高低,而且偏愛輕柔的音樂。因此,許多胎教專家都會提倡給胎兒聽輕柔的古典音樂。
胎兒在母親體內不但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還習慣聽媽媽的心跳。所以,新生兒在出生后不明緣由地哭泣時,許多有經驗的媽媽會把孩子抱起來,讓他貼在自己左側靠近心臟的部位。孩子聽到媽媽的心跳,就似乎又回到了在媽媽體內的時光,他很快就會安靜下來,停止哭泣。
嬰兒之所以愛啼哭,原因之一就是他在離開母體后,進入了一個對于他來說全新的聽覺環境。新環境帶來的陌生感會使嬰兒內心產生一種不安的情緒,啼哭是他釋放這種不安情緒的方式。當他逐漸熟悉了外界的環境,他的情緒便逐漸穩定下來。
隨著嬰兒身體的發育,他的聽力也逐漸發展。
剛出生的嬰兒聽力比較弱,只能對50~60分貝的聲音刺激作出反應。
一個月內的嬰兒如果突然聽到聲音,眼睛會睜開,并且開始哭泣。
兩個月大的嬰兒如果被某些聲音吵醒,眼睛會自然睜開;如果他被較大的聲音吵醒,受到了驚嚇就會開始哭泣。
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辨別聲音,聽到父母的吵架聲他就會感到不安;聽到優美的音樂聲他就會很高興。
五六個月大的嬰兒頭頸和眼珠的轉動更加靈活了,他會扭過頭去主動尋找聲音的來源,比如我們和他講話,他就會把頭轉過來看著我們。
七八個月大的嬰兒對聲音的反應更加明顯,偶爾還會根據他聽到的人聲模仿發音。
在九個月以后,嬰兒就已經能夠區分聲音是否有意義了,比如有人喊他的名字,他就會知道是在叫他。
到了十一個月大的時候,嬰兒聽到快樂的聲音就會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
在十二個月以后,嬰兒就能配合聲音的節奏做動作了。
十八個月之后,嬰兒就能夠區分物件的聲音了,比如電話聲、水壺聲、門鈴聲,等等。
兩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具備聽覺記憶能力,也就是可以和人對話了。
隨著孩子聽力的不斷發展,他的語言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三四歲的孩子詞匯量迅速增加,這與他平時多聽他人說話是密不可分的。
在了解了孩子聽覺的發展歷程后,我們可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把握孩子的聽力敏感期,對其進行相應的引導和教育。
不喜歡靜悄悄,喜歡待在有聲音的環境中
給孩子能發聲的玩具,在孩子耳邊搖晃小鈴鐺,訓練孩子的聽覺
小羽剛滿4個月,她醒著的時候總是愛哭。開始,媽媽以為她餓了才會哭,就給她喂奶,但是喂了沒一會兒,小羽就哭鬧起來,媽媽再次給小羽喂奶,但是吸吮幾口,小羽又哭了起來。
這時電話響了,“叮鈴鈴”的聲音傳來,小羽忽然不哭了,而是將頭轉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原來她被聲音吸引了。媽媽接完電話沒一會兒,小羽又開始哭鬧,看到女兒對聲音這么感興趣,媽媽就找來一個搖鈴。“叮鈴鈴……叮鈴鈴……”聽著搖鈴清脆的響聲,小羽果然不哭鬧了。
原來,小羽喜歡待在有聲音的環境里。
嬰兒在出生后幾個月內聽力就發育得很好了,他喜歡傾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悅耳的聲音更能引起他的興趣。一旦周圍沒有了聲音,他就會自己制造聲音—哭聲。而在周圍環境中有聲音的時候,他就不會哭泣,而是安靜地傾聽。
不少細心的父母還發現,孩子在聽到鬧鐘里的音樂和電視里的歌聲時也會停止哭鬧。如此看來,孩子確實喜歡待在有聲音的環境中,而悅耳的聲音更是能夠讓他情緒穩定。面對如此“愛聽”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下一篇:什么事情孩子應該自己做教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勿錯過BB成長的七大關鍵期教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