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皮皮在1歲以后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他對食物絲毫沒有興趣,一心只想著玩。”這是媽媽對兩歲半的皮皮的評價。為了哄精力旺盛的皮皮吃飯,可謂全家總動員,唱歌、畫畫、講故事,媽媽、爸爸、爺爺、奶奶輪番出動,一頓飯吃完至少要折騰1個小時,全家人早就筋疲力盡。“喂皮皮吃頓飯怎么就這么難?”昨日,家住城南的張女士向醫生講述了全家人與兒子的特殊較量。
張女士于2009年生下一個可愛的男嬰,一歲以前的喂養還算順利,可自從兒子皮皮學會走路后,吃飯就成了一場“拉鋸戰”。為了哄皮皮吃飯,負責做飯的奶奶每天翻新花樣,幫忙喂飯的爺爺更是招數用盡,但常常是從餐廳追到廚房再到臥室,皮皮只顧著玩,根本沒心思吃飯。眼看著皮皮比同齡孩子瘦小許多,這一年體重也不見增長,身高更是明顯偏矮,全家人開始犯愁了。
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營養學博士張敏發現,皮皮正餐吃得困難,但只要皮皮想吃東西了,隨時都可以得到滿足,按照奶奶的話說,好不容易孩子想吃東西了,當然要盡量給他吃,其結果就是一天要喂十幾次,每隔一小時甚至半小時皮皮都會吃上幾口。由此,皮皮的問題所在就一目了然了,他的 “胃口差”是由沒有建立良好的飲食行為、進食安排不合理引起的。
由于總是在進食,皮皮根本無法體會饑餓,而頻繁進餐后血糖濃度持續較高也導致了皮皮食欲減退。針對這種情況張博士建議:首先,皮皮的家人要組織一次家庭會議,讓三代人統一思想,明確理解皮皮的癥結所在,從而能在皮皮進食問題上保持一致的態度。其次,便是延長進餐間隔,明確一天僅有三頓主食、兩到三頓點心,固定進食時間并鼓勵皮皮自己吃飯。第三,注意食物色香味的搭配,培養皮皮對食物的興趣。
據不完全統計,幼兒吃飯難問題困擾了近七成家庭。壞習慣的改變和好習慣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矯正過程中家長可能會動搖,此時需要的是耐心,循序漸進,你就會發現孩子進步的一點一滴。萬事開頭難,若能堅持下來,3-4個月后就會初見成效,孩子食欲增加了,學會自己進食了,同時這也是他們向獨立邁出的第一步。通訊員 錢瑩
下一篇:寶寶這些壞習慣父母必須糾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鬧獨立,家長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