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內省智力即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智力。國際2l世紀教育委員會指出:教育的使命是教會孩子懂得人類的多樣性、相似性和依存性,而認識他人必須首先認識自己;無論是在家庭、社會還是在學校進行的教育,都應首先使兒童學會認識自己;只有這樣,兒童才能真正設身處地的去理解他人的反應;培養兒童情感同化的態度,對其一生的社會行為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家長在提高孩子內省智力的時候,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端正孩子的自我意識
家長要幫助孩子逐漸明確“自己是誰”的完整概念,使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對自己有積極穩定的看法。
1、正確認識自己。家長應使孩子認識到自己是獨特的,自己在許多方面與別人不同,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和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及其作用,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等。
2、正確認識家庭。家長應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家庭的多種獨特性,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年齡、性別、外貌特征、職業和文化程度,知曉家庭的電話號碼、住址、住房結構、電器和交通工具等。
3、正確認識班級。家長應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和同伴有許多相同點和不同點,知道自己所在幼兒園和班級名稱、教師和同伴的姓名、性別、外貌特征等。
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孩子對自身價值的理解,對自己值得尊重的程度的認識。當孩子自尊的需要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肯定的自尊感,促進孩子奮發向上;反之,則會導致消極的自卑感,阻礙孩子的成長發展。為了加強孩子的自尊感,家長要做到:
1、尊重而不支配孩子。美國心理學家霍爾指出:“沒有什么東西能像發展中的兒童身心那樣值得愛,值得尊崇,值得服務。”家長要認識到孩子是有價值的人,他們天真率直,敢于幻想,樂于探索,值得家長學習和尊重;不要把孩子看作是無知無識的人或是自己的私有。
2、接納而不拒絕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要學會蹲下身來,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承認、認可、接受孩子的各種嘗試和創造,使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以提高孩子對自己尊重的程度,而不應用成人的觀點去看待孩子、對待孩子,拒絕孩子的合理需求。比如,家里栽了幾盆花,孩子想給花澆水,父母可滿足孩子的這一心愿,并加以趣味化的指導:“一天要給花澆兩次水:早上澆澆水,小花高興了;晚上澆澆水,小花睡覺了。”以強化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主動性。
3、維護而不挫傷孩子。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孩子“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家長要時時處處維護孩子的自尊,讓孩子“抬起頭來走路”,而不要在親朋好友或孩子的同伴面前大揭孩子的短處,張揚孩子的弱點和過失,以免挫傷孩子做人的尊嚴,形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
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年幼的孩子天性都很自信,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任何事情都會獲得成功,這是美國兒童教育專家通過研究得出的結論。專家們和四歲幼兒一起玩高塔平臺游戲:桌上放著一座玩具塔,塔邊連著一個平臺,平臺上有一只閃光的金屬球;專家對幼兒說:“這就像小電梯,你得把平臺拉到塔頂,又不讓小球掉下來”,專家問幼兒:“你覺得行嗎?”盡管參加的幼兒數次努力都未能把平臺拉到塔頂上,但他們都說自己能行,相信自己是會成功的。而事實上,專家們所提出的要求,對幼兒來講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這一研究,啟示我們做家長的要善于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下一篇:“急”父母必修“慢”教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不能隨便“嚇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