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美國心理學家,對一群3~6歲的小朋友做了一個延遲欲望的心理測驗,該實驗意義重大,而且準確性高。首先他們向一群非常喜歡吃糖果的小孩,擺上五彩繽紛,不同口味的糖果在他們面前,有草莓、檸檬、葡萄、可樂等,然后給他們兩個選擇。
選擇一:可以立刻把其中1粒糖果吃掉;
選擇二:現在不吃,在等10分鐘后,可以連續吃3粒,那你們會怎么選擇呢?
在這10分鐘之內,小孩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專注于桌上一大堆各式各樣的糖果。然而,對于小孩來說,10分鐘是一段慢長的時間,而且還要會么都不能做,對著心愛的東西,但不能擁有它,內心的交戰及掙扎,可想而知!
從心里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抑制沖動,延遲享樂的心理測試,看看小孩可否放棄短暫的快樂,而享受之后更豐盛的結果!
以上測試在40年前已開始進行,結果經過多年的數據證實,最后能延遲享受,自我抑制短暫享樂的小孩,寥寥無幾。而當他們長大后的成就,包括:學業、事業、婚姻甚至身體的健康狀況,也比立刻把糖果吃掉的小孩成功及卓越,至于那些經不起誘惑的小孩,他們長大后,對自己擁有的一切不大會珍惜,而且較容易放棄目標。
實驗反映,如果較早知道小孩性向如何,家長也可在后天培養及提醒,父母也可用:糖果、冰淇淋、巧克力等,凡是自己小孩最愛吃的東西作一下測試,看看小孩反應如何。之后你們會慢慢了解,自己小孩是會么類型。
物質型
顧名思義,這類小孩,特別重視物質,喜歡享受,不管吃的、穿的都要優質,愛追趕潮流,愛穿名牌。這與父母從小能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有關,雖然孩子從小培養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及態度,提升生活素質是一件好事,但一旦沒有節約,長大后就會揮霍無度,胡亂花錢。由于他們從小的觀念是“不好的東西不用,要用就要用最好的”,萬一長大后他的工作成就及賺錢的能力,不能跟他花錢的速度對接,他的財政狀況很有可能出現問題,嚴重更會債務纏身,負債累累。
父母對策——針對這類物質型小孩,父母最好從小訓練會么是想要會么是需要,在決定購買東西前,再三問自己,這東西是真的需要嗎?還是想買就買,不管用也無妨?父母也可以和小孩列出一張想買東西的清單,并共同討論優先級,什么東西先買而且是必須呢?任何決定都要在雙方同意及相互尊重情況下進行。
精神型
精神型的小孩,物質及享受,對他們來說是可有可無,他們較重視一些精神上的滿足及視覺上的享受。例如,音樂、藝術、閱讀等和心靈有關的興趣及嗜好,只要合乎他的心意,都會把大量金錢投資在他們喜歡的嗜好上,例如:上千元的音樂會,一些絕版的CD,放一個悠長的假期 (盡管可能會失去工作也寧愿回來再找)他們都毫不考慮物品價格,喜歡就會買下來。在消費上不算精明,小時侯跟隨父母安排,長大后,有錢就花,也存不到什么錢,不懂如何理財。
父母對策——由于他們對金錢沒有概念及興趣,所以父母從小就要灌輸基本理財觀念:如量入為出,先儲蓄,后花費的重要性,從小和他們共同參與一些儲蓄及投資的計劃,讓他們對金錢有一個正確及基本的觀念。
管家型
這類小孩對金錢很敏銳,也很敏感,把錢看得過重,也帶一點吝嗇,有10塊零用錢,只花2塊,甚至不花把錢存起來。父母從不需要擔心他們沒錢花,他們賬戶或錢箱一定是滿滿的。正正因為這些小孩,把錢看得太重要,只要動用了他們的金錢,他們都會拒絕,甚至反抗,性格帶點自私,缺乏安全感。雖然他們長大后出現財務問題的機會很低,但往往這類小孩不及早調較,隨時變成守財奴,沒有什么朋友,人緣欠佳,活得也不輕松自在,常常擔心錢不夠花。
父母對策——此類的小孩,父母應及早啟發他們:金錢雖然重要,但家人、朋友、知識、智能、個人修養等同樣重要。
隨意型
不少孩子是屬于隨意型,他們和管家型相反,他們對金錢沒有喜惡,有錢就花,沒錢也無所謂,沒主見,沒要求,最好是靠父母安排,零用錢多少都沒問題。對理財儲蓄沒有興趣及概念。
父母對策——如子女是隨意型的,逼他也沒用,最重要有耐性,通過以身作則方法,教導如何把有限金錢運用到適當的地方上,從小培養孩子記帳,收入、支出,資源分配等基本概念,好讓他們不要隨隨便便,隨心所欲地把錢花光。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隨著環境,父母及身邊朋友而改變。有些小孩會集合多重性格,無論理財性向如何,為人父母,要對小孩的理財個性作適度調整,至于以上分類只是概略,好讓父母容易了解自己小孩偏向哪類型。
最重要還是父母做好自己,因為父母的金錢觀及價值觀,是直接注入孩子的信念,信念影響思想,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現況。因此父母以身作則很重要,總不能一邊要求小孩省一點,而自己又胡亂消費。因為實驗也證實,適當的后天栽培,對小孩也起了一個正面積極引導作用。作者/劉曉君 編輯/熊敏捷
下一篇:“獨二代”早教:圈錢or助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建立寶寶的“是非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