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可以創造一些家庭“秘密語言”,和孩子達成一個關于行為“底線”的共識。當它們被使用到的時候,孩子一聽就明白了,開始“修正”自己的行為,改掉不好的習慣。
孩子長到十多歲了,時不時會說出一些讓人感動又讓人深思的話。比如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經評價說“媽媽最大的特點是‘不裝’”。我一聽,覺得孩子真懂我,知道我是個崇尚“個性自然綻放”的人。
在家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讓我們回到大自然吧!”外人聽不明白,但是家人卻心領神會,因為這是我們的“秘密語言”。在任何場景中,此言一出,家人就懂了背后的意思——這個時候不用刻意保持可能讓人不舒適的狀態了,可以按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自然而然地去行事。所以,如果孩子在學習,他聽到這句話,就知道不用強撐著了,可以呈現自己實實在在的樣子,躺在地板上看書都是被允許的。
但是,雖然我算是比較開明的媽媽,孩子日常行為如何“大自然”我都能理解,可我也有自己的“底線”。比如,因為從小我父母說話的聲音很柔和,我有種習慣,在家這個“天堂”里,如果誰突然嗓門很高,我很難接受。所以,孩子有時特別亢奮,不由地嗓門就大了。那時,我采取的策略就是盯著他看,不出聲也不眨眼,等他注意到我的神情后,我就很鄭重地說“我的底線”。他一聽就明白了,自己嗓門高,觸碰到了媽媽的“底線”,他就不會再大嗓門了。這樣,不止在家,他在外面跟人說話也很注意,還博得了一個“金程杰,你真是謙謙君子”的評價。
我想親子教育中如何有效溝通,也是情商生活化的一門重要練習課。我們可以做一個關于行為“底線”的約定,創造一些“秘密語言”,讓孩子一聽就明白不能那么做,然后慢慢“修正”自己的行為,改掉不好的習慣。
我教過一個孩子叫小優,各方面潛力測試結果都不錯,但是他學習成績不太好,因為他有一個不好的習慣——老師一開始講課,他就開始找同學講話,下課的時候反倒不說了。這孩子的媽媽找到我做一對一輔導,我了解這情況后,就單獨跟這孩子交流。
我說:“小優你想讓老師喜歡你嗎?”他說當然想。我說:“我給你兩個字,你做到了,老師對你的感覺絕對會改變過來。”他問哪兩個字。我說:“這兩個字是什么,現在還不能告訴你,你回去后查一下大德高僧住的地方,通常都寫有兩個字——第二個字是語言的語,前面那個字是什么,你自己去查。”他同意了。
然后,第二天他來問我:“老師,你說的是‘止語’兩字,對嗎?”
我說是,然后跟他講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該說話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不說。我說你覺得這兩個字對你而言難不難?他回答說:“有點做不到。”
我告訴他,當你想改變的時候,你的心就已經打開了。有改變之心,不管能不能做到,就已經是種進步了。然后,你就慢慢去做,第一天該說十句話的時候你就說五句話。慢慢慢慢地減少,當有一天,你能做到“止語”,你就知道你自己有多厲害了。我還給他打了個比喻,我說作為一個男人,最好不要啪啪啪啪地說話,你看那些高手,比如東方不敗、西門吹雪什么的,他們練劍的時候、遇到對手的時候,他們說話嗎?根本不說話,用一個眼神就能秒殺別人了。這孩子挺喜歡武俠劇,聽我這么說,就偷著直樂。
最后,我很鄭重地送了一個筆記本給他,并在這個筆記本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小優,你就是一個懂得“止語”的男人。老師相信你!等你克服這個問題以后,你的人生一定會很精彩。
從此“止語”就成了我們的一個“秘密語言”。所以,我們兩人的心和心就靠近了,他很愿意和我交流。這相當于給孩子下了一個“心錨”,只要一提起“別忘了咱倆兒的那兩個字啊”,他馬上就知道:喔,我該“止語”了,要克制住自己,不講話了。
小優的媽媽就覺得很神奇,問我怎么兩個字就能給孩子帶來這么大的改變?她說孩子回家后,如果家人在干一件什么事的時候,按以前的樣子他肯定想過來插話,但是現在聽他自己念叨念叨“止語”“止語”,然后就管住了自己、集中精力去寫他的作業。
我聽后回答說,主要還是因為孩子其他方面都沒有問題。所以,只要讓他意識到自己只用改變這一點,其他方面都會好起來,他自然能學會控制自己的。你要有信心,不信你看著吧,等再到暑假的時候,他一定不是現在的狀態。
調皮愛鬧騰,不只是小優這個孩子一個人的習慣,其實包括我們家的金程杰也一樣,他有的時候亢奮了,慷慨激昂的時候,也愛扯開嗓門講話。
然后我就也給他寫過小紙片——止語,他也就開始收斂了。這是一種自省、自我行為修正的能力,不是孩子不改變自己,是我們應該讓他意識到我們相信他能改變。
這種自省的能力,它同時和自制力、毅力等要素相關聯。
我后文會講我的孩子把 ipad 弄丟的故事。當時他回家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媽媽,真對不起,我踢球時丟東西了……”我覺得孩子開始反省這就很難得,丟東西是過去了的一個事。所以我就告訴他,你都不用說了,誰都有這個“試錯成本”。然后孩子說:“媽媽,您怎么不問我丟了什么?”
我說:“丟了什么都沒關系,只要你回來了就行。”
這也是我們的“秘密語言”。我這樣說,他就知道媽媽是真的理解他,相信他會為自己做過的事兒負責,相信他會自省,相信他今后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本文由北京匯智博達圖書音像有限公司授權摘自《孩子,你的天賦媽媽懂》
下一篇:80后媽媽應謹慎六個育兒陋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九大秘訣讓爸爸巧贏寶寶“芳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