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名字:趙翊辰;寶寶出生日期:2012年 9 月 17 日
趙翊辰案例主題:育兒即是育己--讀懂孩子的同時有顆安靜的心
墨寶兩歲之后,突然變得有些不聽話了。有天墨寶不知道因為什么事情,開始大發脾氣,做地上撒潑,苦鬧不止。媽媽在一旁勸著,哄著,根本就不停。
媽媽問:“你怎么了告訴媽媽?是想讀書嗎?”
墨寶邊哭邊擺手:“不要讀書,不要讀書。”
媽媽說:“那你想干什么告訴媽媽。”
墨寶哭著說:“讀書,讀書吧”
媽媽說:“你不是不要讀書嗎?好吧,那我們讀這本《你好》吧。”
墨寶:“不要讀《你好》,不要讀書。”
媽媽說:“那你到底想干嗎?”
墨寶什么都不說,只是哇哇的大哭,還很生氣得來回搓地板。
爸爸在旁邊看著,試探的問:“是想去床上嗎?”
墨寶立刻對媽媽哭著說:“去床上,去床上。”
可是媽媽抱的時候又哭著喊:“不要去床上,不要去床上。”
最后媽媽還是把哭著的墨寶抱到床上,可并沒有停止哭泣,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一直生氣的搓腳,嗷嗷的哭,哭得可傷心了。媽媽漸漸失去耐心,有些生氣了。在看到媽媽有些生氣之后,墨寶更加傷心,哭得更大聲,更歇斯底里了。
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到底怎么了?什么問題讓孩子哭泣不止?什么情況讓孩子左右不是,前后不一?怎么才能孩子停止哭泣?抱也不行,不抱也不行?怎么辦?
我看著這母子倆,突然心安靜下來。看著墨寶的行為和媽媽的行為,他們倆一來二往的交談中,慢慢發現只要媽媽表達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墨寶必然回應激烈的情緒對抗,如果媽媽是順著墨寶的意思,墨寶哭聲就會減少一點。看到這里,突然明白了,兩歲以后的孩子進入了自我發展的階段,對環境的控制和自我意識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孩子的生氣和哭鬧也許僅僅是因為失去了對環境的控制,或者大人破壞了他們的秩序感,從而導致孩子出現左右不是,前后不一,生氣哭鬧的現象。
我告訴媽媽我的發現,媽媽也在氣頭上,對我吼道:“我不需要你教我。”雖然嘴上這么說著,言語上開始順從著墨寶的想法,不再將自己的思維表述給墨寶,墨寶漸漸停止了哭泣,情緒也慢慢平靜,開始認真的聽媽媽讀書了,而且讀到某些地方,他開始笑了,雖然臉上還帶著眼淚。
神奇的是從媽媽意識到問題所在到墨寶情緒平靜,五分鐘都沒到,問題就解決了。
一般父母碰到這種情況,很容易被孩子的哭鬧勾起自己的情緒,從采用懲罰或者不理睬的方式解決,進一步加深與孩子當時情緒的對抗。(PS:墨寶媽媽很棒,雖然生氣但并無過激行為,并能迅速調整。)如何能跳出情緒之外,讓心回歸平靜,看到問題的所在,而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是每個父母值得一生去探究和實踐的事情。
育兒其實就是育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放下執著,放下身段。讀懂孩子的同時,讀懂自己,也許孩子帶給父母的成長,要深刻得多的多。
下一篇:情商生活化:讓孩子自助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別誤解對孩子的“尊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