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古訓有云:“堂前訓子,背后教妻”,意思是教育孩子可以在大庭廣眾下進行,不用給孩子留面子,但教導妻子則要照顧她的面子。
在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家長是否認為孩子有錯誤就該立刻批評,不管有誰在場?或者在與朋友談論孩子時,總愛當著孩子的面說他的缺點?又或是常 在外人面前強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育兒專家表示,孩子也需要“面子”,“堂前訓子”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還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王女士去參加朋友聚會,帶上了4歲的兒子茂茂。恰巧朋友的另一個孩子小文也來了,兩個小伙伴一下子就打成了一片。晚飯時,茂茂有點笨拙地夾起一 塊雞腿,正要往嘴里送時,他的小手一歪,整個雞腿掉到了衣服上,隨即又掉到了地上。見到此景,王女士一股怒火沖上頭頂,大聲地責備茂茂:“你怎么那么笨, 剛給你換的新衣服!你看人家小文怎么不掉東西?”聽了媽媽的訓斥,茂茂頓時感到很難過,強忍著眼里的淚水。
遭到媽媽的訓斥后,茂茂就怎么也不肯吃菜了,只顧低頭吃自己碗里的飯。任憑媽媽如何給他夾菜,他就是不吃,以這種方式表示抗議。
故事一
訓斥后孩子不吃菜了
譚女士下班回來,看見忘帶鑰匙的鄰居被鎖在了門外,于是邀請鄰居到家里坐坐。沒想到一開門,譚女士便發現家里的白沙發被蠟筆畫得亂七八糟、五顏六色。譚女士只好尷尬地對鄰居笑笑,強壓住自己心中的怒火。
等鄰居走后,譚女士把3歲的兒子小俊叫過來,問他白沙發是怎么回事。小俊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譚女士想了想,繼續問道:“剛才奶奶在廚房做飯 時,你是不是和小狗在客廳里玩?”小俊點點頭。“那媽媽知道了,一定是小狗把沙發弄臟了。小俊可不可以去告訴小狗,在沙發上畫畫是不對的,如果小狗以后再 想畫畫,可以畫到白紙上,好不好?”媽媽走開后,小俊滿臉愧疚地撫摸著小狗,似乎正在思考什么。吃飯時,小俊向媽媽承認了錯誤:“沙發不是小狗畫的,是我 畫的。媽媽,我以后再也不在沙發上畫畫了。”
故事二
給孩子一個臺階下
“兒童長到2歲多時,開始出現自主意識。平時說話中也常常會出現‘不’、‘我’之類的詞匯。這個階段的孩子,常常強調自己立場的重要,具有一定 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會表現出一定的自尊心。”南寧市銀興雙語藝術幼兒園園長顏媛介紹,這個階段一般會持續到6~7歲,有人稱之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顏媛認為,孩子雖然年紀小,但也有自尊心,也愛面子,有些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比成人還強。因此成人在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是教育的原則。
南寧七田教育兒童右腦潛能開發中心校長朱海瑕認為,孩子與成人一樣,是獨立的個體,是有尊嚴的人,需要與成人一樣被尊重。如果家長當著很多人的面訓斥孩子,孩子會產生抵觸心理,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但在心里也不會接受。
朱海瑕說,在外人面前訓斥孩子、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揭發孩子的短處等,這些行為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挫敗感和羞辱感,給孩子的心理留 下陰影。此外,常常在外人面前受到家長批評的孩子,還會缺乏安全感以及對父母的不信任感,從而疏遠與家長的關系。孩子在家長面前不受到尊重,常常是家長與 孩子產生隔閡的原因。
不僅如此,不顧及孩子的感受進行“堂前訓子”,還會導致孩子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比如自卑等。顏媛說,有些孩子甚至會在這種影響下出現極度的自卑,其實極度的自卑與極度的自尊是相對應的,如果不注意引導,會在孩子的心靈上埋下隱患。一旦爆發,甚至會誘發犯罪。
專家解析
教育不能傷害孩子自尊
解決對策
平等對待孩子
如何愛護孩子的面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育兒專家提出以下建議。
很多中國的家長都有這樣一種思想,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的,聽從自己的話是應該的。因此一些家長總是把孩子放在一個低矮的位置上,居高臨 下地教訓孩子,讓孩子服從自己的意愿,甚至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朱海瑕表示,孩子在家長面前不受到尊重,恰恰是家長與孩子產生隔閡的最重要原因。
“你平時如何對待你的朋友,就應該如何去對待孩子。”朱海瑕說,“家長們平時在訓斥孩子前,可以想一想,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在外人面前揭你的短, 或者訓斥或強迫你,你會有什么感受?”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可以蹲下身子,用平視的角度和孩子交流溝通。但更重要的是,不僅在形式上使孩子感受到尊 重,還應在心靈上讓孩子受到尊重。如此,大人也會被孩子所尊重。
“堂前”不要訓子
當孩子無意間犯下錯誤,或是偶爾提出無理要求時,作為家長要知道,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而不是讓孩子無地自容。朱海瑕表示,在公共場合,只要不是必須立即制止的錯誤,還是要給孩子留足面子,過后再換個機會“堂下教子”。
顏媛表示,孩子在外人面前犯錯時,可以先用溫和的語言進行教育,用商量的語氣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等到了“堂下”,再與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一定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
家丑不要外揚
愛護孩子面子,還要注意不要宣揚孩子的錯誤。帶孩子外出碰到熟人,面對朋友對孩子的夸贊,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聽到后會洋洋自得,于是刻意在孩子 面前向外人數落他的不是。在這種場合下隨意數落孩子的缺點,不僅不能達到控制孩子驕傲的作用,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還有些家長在一起談論孩子時,會把孩子以前鬧過的笑話拿出來“交流”。朱海瑕認為,這些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糗事,在成人眼里是個笑話,在孩子心里卻是關乎臉面的事情。因此家長們在一起聊天時,不能把孩子的缺點或笑話作為談資,以免傷害孩子。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也最好在小范圍內教育。能夠父母一方單獨出面就能解決的,不要再讓另一方也參與進來,否則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批斗”的情緒。畢竟家長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的錯誤得到改正,問題得到解決。本報記者 趙玥/文
下一篇:男孩子必備的四大原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賞識不能“廉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