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當9-12歲孩子的面子和尊嚴遇到錢
多年前,有個朋友在電話里失聲痛哭。問及發生了什么事,她說兒子偷了家里的錢,請全班同學吃羊肉串上癮,后來,又請喝啤酒。老師把她叫到學校,她覺得自己特別沒面子;兒子學習成績平平,每次家長會都點名遭到批評,現在,偷家里的錢竟是為了請同學喝酒,太辜負她的期望了。
拿錢買面子買尊嚴,這是9—12歲孩子常干的事。老師和家長總把這樣的行為歸于品德的問題,甚至因而對孩子失去信心。其實,這種行為源自一種心理需求。孩子渴望在群體中脫穎而出,渴望被重視和關注,如果在學業上不能贏得關注,必然要選擇其他的方式,模仿成人擺闊,拿錢拉人脈,買人緣便成了部分孩子的選擇。
當孩子的面子和尊嚴遇到錢,父母不用著急和恐慌,只需要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坦誠地談談中國父母最忌諱跟孩子說的那個字“錢”:
錢能干什么?
錢能買來什么?買不來什么?
錢能不能買來面子和尊嚴?
父母只需把這些話題像踢皮球一樣踢給孩子,先激發孩子認真思考,鼓勵孩子自己去找答案,然后,真誠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當孩子能講出自己對錢的正確看法和思考時,便實現了自我教育。
由孩子來講錢的用途和價值,比聽父母講記憶更深刻更牢靠。
下一篇:教孩子學會“花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張思萊解讀完美早教班三大要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