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馬路上跑的私家車越來越多。每天,汽車都會和我們的孩子親密接觸,隨之而來的,有關如何與汽車打交道的問題,也鄭重地擺在了我們面前。
焦點問題1:安全乘車
場景:自駕出游去!
挑選一個晴朗的好天,全家一起駕車出游。此時,也正是和孩子一起進行安全乘車演練的好時機。
★ 孩子應坐在車內的哪個位置?
出發前,父母可以先讓孩子選座位,并坐好。然后,告訴孩子他的選擇是否正確。
正確的選擇是:最好坐在汽車后排的中間位置。
誤區1:孩子坐在汽車的前排位置
孩子最安全的位置應該是后排的中間位置,因為這里離每個撞擊點都有一定的緩沖空間。
前排駕駛座,孩子不能坐,副駕駛座更不能坐,因為這是車內最危險的位置,孩子坐在這個位置,發生事故時將會遭受更大的傷害,而且孩子好動的本性還可能干擾爸爸的正常駕駛,引發交通事故。
誤區2:抱著小孩乘車最保險
讓孩子坐在兒童安全座椅和抱著小孩乘車相比,哪個更安全?不少家長都會選擇后者。可是,假如發生撞擊,強大的慣性可能會迫使家長脫手,緊接著,家長的前沖慣性很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擠壓,反使孩子變成家長的“安全氣囊”。
專業提醒:
不要讓孩子獨自坐后排,行駛時千萬別忘記按下特殊的兒童鎖。這樣可以防止孩子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打開車門車窗,將手伸出窗外。車窗打開時,注意不要讓孩子靠近,因為小家伙動作可快啦,很可能在你不留神的時候,將胳膊伸出窗外,或者拋出物品傷及他人。
★ 孩子應該怎么坐?
選好位置,接下來就是怎么坐的問題。家長每次開車帶孩子出門,應該把兒童安全座椅妥善安裝好,讓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
普通配置的汽車座椅和安全帶,是專門為身高高于1.5米的成人設計的,并不適合孩子。
孩子滿1歲后,可以選擇后向式的座椅。由于孩子的頭部占的比例要比身體大,因此4歲以下的孩子(18公斤以下),采用后向座椅相對最安全。
針對一些交通事故的研究證明,后向式兒童安全座椅可將傷害減少90%。同正向座椅相比,后向座椅可將撞擊力和對兒童頭頸部的傷害減少一半。
★ 如何上下車?
不能讓6歲以下的孩子自己上下車。這是因為孩子的力氣不夠大,開啟車門時推不到定位,容易造成車門回彈,夾傷孩子的手指或其他部位。另外,孩子的判斷力較弱,對道路情況分析不明,容易造成后方來車撞上車門或自己。
上下車時,家長需要反復叮囑、引導、看護孩子,確保他們安全地從人行道一側上下車。每一次在打開車門之前,都要確認,后面沒有自行車或行人經過。
★ 車上時光怎么過?
孩子生性活潑、好動,即便在汽車行駛時,也喜歡在座椅上爬上爬下,動動這里、扳扳那里。此時,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
1.不能在車內隨性玩耍。因為一旦行車速度突然改變或大角度轉彎,都有可能使玩耍中的孩子受傷。
2.千萬不能讓孩子把頭探出天窗。有些家長在汽車行駛時,會把天窗或車窗打開,讓孩子探出頭去看窗外的風景。據報道,一車主停車后,讓小孩把頭 伸出天窗看外面。結果,引擎熄火后天窗自動關閉,夾傷了小孩的頭部。這樣的事故雖是少數,卻也提醒大家保持警惕,因為“習慣成自然”。
3.行駛時不說笑。父母邊開車,邊與孩子聊天、講故事,甚至說笑,此種情形很常見。由于將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要知道,行車途中,并不是與孩子交流溝通的好時機。
開車時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車前要囑咐孩子保持安靜;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最好先找到合適位置按規定停車,然后再處理孩子的事。
專業提醒:
不要讓孩子在車里吃零食。孩子在吃零食的時候,如果碰到緊急剎車,很可能會導致氣管異物,而造成窒息。
焦點問題2:與車“共舞”
場景:“寶馬”也要休息
汽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的便利,工作一段時間,它需要休息,還需要我們的精心“打扮”和“照顧”,這樣,它才能更好地為全家人服務。
★ 裝飾可愛而適度
孩子喜歡把自己的小玩具帶到車里,爸爸媽媽也可能因為孩子的喜好把自家的“寶馬”打扮得很可愛。裝飾可以,但宜有度,不能堆砌太多的裝飾品。
車內裝飾品,絕對不能有尖銳的和硬的東西,這樣才能保證在發生事故時,孩子不會因為撞擊到它們而受傷害。此外,有些裝飾物對成人也許構不成傷 害,但可能傷害到孩子。放置在車子儀表盤上的香水、裝飾用的小寵物等,如果粘得不牢,一旦車子被猛烈追尾就會發生“彈射”,高度恰好是孩子頭部的位置。
★ 給“寶馬”洗澡嘍
習慣去外面洗車的爸爸媽媽,可以向國外的家長學習,自己在家洗車。其實不需要很多裝備,一個水桶,幾塊海綿、抹布,就可以了。
邀請孩子和你一起給“寶馬”洗澡,哪怕打打下手也好。
親子洗車建議流程:
1.爸爸洗車外
車外很臟的塵土就交給爸爸吧!畢竟是體力活,爸爸會辛苦一點。不過,爸爸可以讓媽媽和寶貝幫忙洗換海綿和抹布。
2.媽媽擦車內
車內的座套、靠墊、腳墊,這些都需要換洗,擦洗之類比較細致的活就交給媽媽啦。
3.寶貝加入
孩子個小,高的地方擦不到,可以幫爸爸擦擦車子的后視鏡,幫媽媽把洗干凈的腳墊放回車里。
★ 車里的“躲貓貓”不好玩!
很多家長帶寶貝出去辦事,為了安全起見,往往將小孩單獨鎖在車內,殊不知這樣不僅不安全,而且非常危險,車內密閉的空間可能會是孩子潛在的“殺手”。
美國曾有一名婦女開車去拜訪朋友時喝酒過多,早上回家途中將車停在一個加油站,改搭出租車。但她只帶走了3歲的大兒子,把年僅8個月的小兒子忘在車中。到下午2點警察發現車中的孩子時,車內溫度已達50℃,孩子因悶熱而窒息,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此外,有的新車內還含有甲醛。甲醛是無色、具有強烈氣味的刺激性氣體,能與蛋白質結合。人吸入高濃度甲醛后,會刺激呼吸道,出現水腫、眼刺痛、頭痛等,也可誘發支氣管哮喘,嚴重危害孩子的健康。
專業提醒:
停車場是個非常危險的地方,千萬不要讓孩子圍著汽車玩耍。尤其對身材矮小的小朋友來說,別的駕駛員啟動車輛時,后視鏡里根本看不到他們,最容易出事。
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車,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更早接觸車,或許十多歲就能拿到駕照,開車上路,如何與車和平相處,便成為另一種生存技能。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安全行車要重視,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要從小培養,良好的乘車習慣要幫助孩子早日養成。只有悉心呵護下一代,生命的車輪才能轉動不止。
本文由新時代出版社授權摘自《為了孩子》雜志
下一篇:別讓孩子盲目“聽話”,否則成“庸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孩子睡前講故事,為入睡不是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