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到了4、5歲,動手能力就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喜歡到處晃悠,東摸摸西碰碰,稍有不慎,就把爸媽心愛的東西給摔破了,因此也時常被父母賜予“搗蛋鬼”的稱號。
那么孩子真的是“搗蛋鬼”嗎?或許是你誤解了他!
孩子看似搗蛋其實是在學習
有些家庭的裝修比較復古,在窗戶的設計上會采用紙窗,這在一般人看來比較平常的設計,但在孩子們眼中,可是成了游戲的工具。他們會時不時地跑到窗前,用手去摳,直到把紙窗弄破為止。這不免讓父母感到很是郁悶,家里這么個藝術品被寶寶戳成一個洞一個洞。真是個愛做惡作劇的孩子!指責聲自然不會少,有的媽咪甚至會氣的動氣手來。其實,孩子的這種類似搗蛋的行為,并不是故意和家長作對,而是去學習,去探索。他們這么做,無疑就是想知道為什么用紙做的窗戶就可以這么輕易地戳破呢?如果媽咪們能夠發現孩子愛探索愛學習的一面,就能早早地培養他的創造性。
尊重孩子的自發性
孩子到了這個時期,其自由自在的個性其實是為了刺激大腦,媽咪如果一個勁地和孩子說“不行”,只會壓制住孩子的創造性,這樣做的后果便是日后孩子對任何事都沒有干勁。尊重孩子的自發性,重視孩子的各種嘗試,就可以讓他的創造性不斷放大。對于孩子的探索行為,只要不會對他人造成傷害,不會有危險的情況發生,倒不如就待在一邊靜靜守護著他。即使孩子出現了錯誤,你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耐心指出,但是記住不要試圖通過嚴厲的手段來磨滅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是個搗蛋鬼還是發明家,就在于父母怎么去應對,希望各位媽咪可以淡定從容,讓孩子健康成長!
下一篇:國畫家林曦談兒童怎么學畫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該“狠心”時就狠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