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時候常聽老人說起“懸梁刺股”的故事,說古人讀書時將頭發用繩子吊在房梁上,困了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現在的人自然不需要那樣做,但古人刻苦自學的恒心和毅力卻是值得學習的。
蘇秦,東周洛陽人,是家里五兄弟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字季子。他自小就和張儀、孫臏、龐涓一起投到謀略大師鬼谷子門下學習。后來,蘇秦覺得自己把老師的本領都學到手了,就跑到秦國想混個大官。他給秦惠王寫了十封書信,宣揚自己的主張,但秦惠王卻不吃蘇秦的那一套。蘇秦待在咸陽,口袋里的銀子花光了,幾天吃不上一頓飽飯,只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回到洛陽,蘇秦的老婆見他一副窮困潦倒的倒霉蛋模樣,連正眼都不瞧他一下,父母也懶得跟他說話,嫂嫂不給他做飯,蘇秦只好像老鼠一樣垂頭喪氣地蹲在墻角受氣。
蘇秦自嘆道:“貧賤到這個地步,家人都不肯照料我,全是因為我沒本事啊!”他從此開始發奮學習,晝夜攻讀師父贈送的姜子牙兵法。每當到了夜深人靜,昏昏欲睡的時候,他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過腳踝,這樣清醒后,接著苦讀。
他一邊讀書,一邊揣摩列國形勢,一年后,對天下大勢了然于胸,于是再度出山。這次他跑到北方弱小的燕國,很受燕文侯賞識。燕王資助他聯系趙國等聯合抗秦。蘇秦“以三寸之舌為帝王師”,說得趙韓魏楚齊各路諸侯怦然心動,不久做了這六個國家的丞相,地位顯赫之極。
蘇秦榮耀后曾路過洛陽老家,諸侯都派使節護送他,儀仗旌旗,前遮后擁達二十里長,威風超過君王。周顯王聽說蘇秦路過,也專門派人清掃道路,在郊外設帳相迎。蘇秦的老母在路旁扶杖觀看,驚奇得嘖嘖稱嘆。兩個弟弟和妻子、嫂子都恭恭敬敬地伏在郊外迎候,不敢仰視。蘇秦在車上問嫂子:“嫂嫂,你以前不愿意給我做一頓飯,現在為什么這樣謙恭呢?”嫂子回答說:“見弟弟地位高,錢財多,不容我不敬畏呀!”蘇秦于是感慨道:“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漢代儒學大師孫敬,字文寶,從小也十分好學,即使到了十分疲倦的時候,也不肯休息。有時實在太累了,會不知不覺地睡著。他想了個辦法:用繩子將頭發系在屋梁上,一旦打盹低頭,繩子就會扯住頭皮,頭皮被揪得劇痛,人便會清醒過來,這樣就可以接著讀書了。后人便將這兩個故事合在一起,用 “懸梁刺股”這個成語來形容刻苦自學。
下一篇:父母必讀的27條育兒良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做個覺醒的家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