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孝順不僅要有感恩的行為,更要有一顆體諒的心。父母有時候也會有不對的地方,但只要知錯能改,自己受點小小的委屈又算什么呢。全家人幸福和美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的學生閔子騫(qiān)很小的時候便失去了母親,父親為他找了個后媽。后媽起初對他挺不錯。但后媽連生了兩個兒子后,小子騫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了。后媽把好飯食、好衣服都留給弟弟,小子騫不但吃不好,穿不好,而且還經(jīng)常餓肚子。
小子騫很懂事,從不把這些事告訴長年在外干活的父親,他怕父親分心,更怕父母不和。
有一次,父子四人去走親戚。父親坐在車子上,讓弟兄三人拉著。當時天寒地凍,寒風刺骨。走了一段路后,兩個弟弟身上暖和起來,又走了兩里路,兩個弟弟便頭冒熱氣,臉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而小子騫不但沒出汗,而且還不停地哈手取暖,嘴唇不停地哆嗦。父親問小子騫是不是不舒服,閔子騫回說沒有。父親生氣了,他認為肯定是小子騫耍滑偷懶。子騫年長,理應比弟弟們能干才對。
于是,父親責怪小子騫說:
“同樣拉車趕路,為什么你弟弟都出汗了,你還冷得發(fā)抖呢?”
小子騫看了看父親,欲言又止,然后低下頭只是不吭聲。父親發(fā)火了,他拿起鞭子向小子騫身上抽去,誰知,這一鞭抽的太重了,小子騫棉襖里的蘆花飛了出來,他父親一看驚呆了。他突然把兒子緊緊地抱在懷里,動情地說:“孩子,你為什么不早告訴父親呢?父親苦了你啊。”
原來,后媽給弟弟們做的棉襖里絮的是新棉花,又柔軟,又暖和,冷風也吹不透;而給小子騫的棉襖里絮的卻是蘆花,冷風一吹透骨涼,也難怪子騫凍得發(fā)抖了。
父親當即轉回家去,把妻子叫到跟前,指著子騫的破蘆花棉衣說:“這是你該干的事嗎?你這壞心腸的女人,不能好好對待孩子,我要你有什么用呢?你還是回你娘家去吧!”
子騫的后媽趕緊向丈夫承認了錯誤,說今后一定會善待子騫,請求丈夫不要趕她走。可是,子騫的父親盛怒之下毫不容情。
子騫一看,心中十分不安,他跪在地上哀求父親說:“父親,母親在您身邊,只我一個人受凍,您要是讓母親走,那我們弟兄三人都得受凍,請父親為我們弟兄三個著想,讓母親留下吧。”
父親氣得發(fā)抖,一聲不吭,根本沒有原諒母親的意思,子騫哭拜在父親面前:“母親要離開家門,都是子騫造成的,父親不愿意原諒母親,都是子騫不好,子騫向父親請罪了。” 兩個弟弟也趕緊跟著跪下來。
父親這才原諒了妻子。后媽滿面羞愧,知道自己對不起子騫,連連道歉,并發(fā)誓說:“我今后,我一定改過,公平對待幾個兒子。”
從這以后,子騫的后媽受了寬厚善良的閔子騫的感動,覺得子騫懂事,她待閔子騫比親生兒子還好。閔子騫更加尊敬自己的父親,孝敬后母,兩個弟弟也非常敬重哥哥,一家人過著和和美美的日子。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