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以前人們常說:養育寶寶從零歲開始。現代父母說:零歲起步太遲。
在70后和80后年輕夫妻進入生育高峰的今天,這群受過足夠文化教育的一代,在生兒育女上比上一代更有計劃,也更為精心。
但凡早教名家舉行育兒講座,現場必座無虛席,家長的求知欲望極強。
孕前:
精心策劃“造人”每一步
半年前,30歲的王小姐毅然辭去箭牌糖果(中國)有限公司部門主管的工作,原來她和先生決定要寶寶了。為了確保生個健康孩子,王小姐辭職在家養身體,先生也開始戒煙、戒酒、戒熬夜。兩人還制定了周密的計劃表:不吃油炸食物,每天攝入多少蛋白質,每天補充多少葉酸,每晚幾點休息等。
“結婚后,我們用了3年打物質基礎,也慢慢調節雙方養育孩子的心態,務求生育一個盡善盡美的孩子和打造溫馨美滿的三口之家。”王小姐道出不少高學歷年輕夫妻的心聲,“現在家家都是獨生子女,只要有條件生個優秀寶寶,我們都要盡力而為。”
孕中:
開始規劃寶寶未來性格
如果說孕前的工作是粗線條的規劃,那么,懷孕后的工夫年輕父母們做得更加細致。
27歲的Candy懷上女兒時,瀏覽各大育兒網站、購買育兒書籍、細讀育兒報刊的文章是她懷胎十月期間必做的工作。孩子差不多要降世時,Candy和先生請教其他年輕爸爸媽媽們,大至生寶寶時要準備的“入院裝備”,小至該買哪個牌子的奶瓶和紙尿布、準備哪些益智玩具、如何挑嬰兒車等,都規劃備齊。Candy笑著對記者說:“總之,我們要做到萬事俱備,只欠寶寶。”
據了解,在廣州,如Candy這樣提前為孩子的成長打好根基,寶寶成長的每一步都想在前頭的年輕夫妻不在少數,他們多數在互聯網上討論,為孩子篩選優秀的早教中心;請朋友物色有經驗的月嫂;參看育兒書籍吸收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好方法。
孕后:
順應孩子的興趣培養
今年35歲的朱先生,兒子昊昊在市二幼讀中班,他向記者講述夫妻倆培養兒子的經過:昊昊兩歲的時候,喜歡到公園玩,他希望自己能成為公園的售票員,我們沒有阻止。后來,他夢想成為一個國際象棋大師,我們就送他去少年宮學下棋。上中班后,他又迷上了武術,我們尊重他的意見,不再學下棋,報讀了武術興趣班,在這方面,他也獲得了一些成績。
“我們知道,孩子的興趣是多變的,當聽到昊昊要當售票員時,我們在心里直偷笑,果然,他很快就轉移愛好了。兒子的所有轉變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這些有賴于我們在他出生前后做足功課,提早了解兒童心理,也及時調整好我們大人在養育孩子時的心態。”朱先生說。
朱先生還說,這一代年輕父母也會讓孩子從幼兒園起擠名校、上興趣班,“我們會用自己的經驗為孩子規劃人生,并且盡最大努力在經濟和物質上,讓孩子按照我們的計劃成長。”
-專家說法
計劃人生≠快樂人生
□華南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副教授 馮夏婷
現代年輕夫妻在孕前和孕中調理身體、調節情緒、排除有害物質、創造干凈環境,有計劃地生寶寶,很值得提倡。但孩子出生后,家長為寶寶做太多規劃則大可不必。俗話說“計劃不如變化快”,隨著孩子的成長,萬一他的變化未如家長所想,那時候家長將無法從失望中掙脫出來。
部分家長看到郎朗父母棍棒下培養“鋼琴王子”的成功例子后,都以為孩子需要在家長的規劃和強迫下方可成才。我則認為見仁見智,并且奉勸家長,郎朗的例子是特殊的,不知道要犧牲多少個孩子才能培養出一個郎朗來。況且,郎朗在其父母如此的規劃下生活,他的童年不快樂。
為孩子規劃未來無可厚非,但規劃千萬別細節化,如家長希望兒子產生運動愛好,可多帶他外出活動,在玩耍中觀察他是否喜歡;想培養女兒的藝術細胞,可有意識地帶她聽音樂會,接觸樂器,看她是否感興趣。總之,家長為孩子做的是創造生活和學習條件,至于怎樣選擇,決定權交給孩子自己,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活出快樂人生。
下一篇:小兒各時期學習能力的培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藝術領域游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