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四)
眾所周知,小鵝出生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有明顯的認母行為,它們追隨第一次見到的活動物體,并把它認作自己的“母親”;如果在小鵝出生的二十小時以內接觸不到活動物體,一、二天后,它們的這種本能便喪失了。奧地利動物心理學家洛倫茲把這種無需強化的、在一定時期容易形成的反應稱為“印刻”印象,發生的時期叫做“發展關鍵期”。洛倫茲因為“關鍵期”理論的提出和研究,榮獲了諾貝爾獎。
具體來講,一個人第一個敏感期是秩序敏感期(0—3歲);第二個是運動敏感期(1—4歲);第三個是語言敏感期(0—3歲);第四個是一種對細小事物的敏感期(1歲);第五個是社會生活禮儀的敏感期(2歲半開始);第六個是感官敏感期,也就是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這五個感覺器官的敏感期(0—5歲);還有一個數學敏感期(4歲開始);另外則是藝術敏感期(4歲開始)……
日本早期潛能教育權威井深大則認為,早期教育最關鍵的時段如下:出生后六個月是嬰兒學習咀嚼和喂食物的關鍵時段;出生后九個月至一歲是分辨多少、大小的開始;兩、三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第一個關鍵年齡;兩歲半至三歲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規矩的關鍵年齡,應使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四歲以前是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年齡;四至五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五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年齡,也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第二個關鍵時期;五至六歲是掌握語言詞匯能力的關鍵時期。
作為一個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為兩個幼兒的家長,我一直關注并探求著有關早期教育觀念的科學性。比如,孩子怎樣通過模仿和節律學習?為何創造性游戲如此重要?為什么滋養孩子的感官非常重要?……
我覺得,三歲前兒童在發育的方向和速度上主要取決于天天帶他的人怎么做、做了些什么。所以,一定要遵循孩子的發育規律、掌握孩子的發育特點。帶養人必須具有愛心、耐心和恒心,才能使嬰幼兒處于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而不能一勞永逸,更不能一曝十寒。
舉個例子吧。木木最初建立“秩序感”,據我的觀察,是從一件小事開始的:清晨,木木好比一只早起的小鳥,總是率先飛到禾禾的屋里探聽虛實。突然有一天,他發現禾禾的床上多了一個小被子,是他屋里的東西。于是,他搖了搖頭,自言自語地說:“不對,不對。”然后,他把這被子拿走了。
充足的時間和適當的空間,常常成為發展幼兒想像力和創造性的條件。然而,周圍環境的變化,會讓幼兒感覺中認定的身邊的秩序被破壞;而當自己覺得舒服的秩序一旦變成了不舒服的秩序時,幼兒便會表現出極大的反感來,乃至無緣無故地啼哭、食欲不振或者發燒生病。
于是,同樣敏感的我及時地抓住機會,從超市里買了套杯和積木,開始教他們拼接各種圖形。盡管此后很長一段時間,禾禾、木木最大的樂趣還是停留在將積木搭高的程度上,但我仍然堅持不懈地把“管道”、“齒輪”、“螺絲”、“鋸子”、“剪刀”等工具提供出來。很快,禾禾開始琢磨這些小玩意兒了。
有一天晚上,禾禾說什么也不睡覺,我勸說無效,只好奉陪。過了一會兒,我發現他將床上的大小枕頭、軟枕都按順序搬到一起,自己像只快樂的小鳥一樣,正在上面跳來跳去呢。于是,我問道:“寶貝,你在干什么?”“媽媽,我在走樓梯呢。”禾禾喜滋滋地告訴我。我一看,可不是嗎?他用枕頭代替積木,剛剛完成一項杰出的工程呢。后來,禾禾還邀請我一塊兒踩枕頭玩呢。
再比如“乘坐電梯”的游戲。有一次帶寶寶們去商場,上樓的時候坐了扶梯,下樓時坐了直梯。回到家后,禾禾、木木自發地編了這個游戲。一左一右分別坐在我的大腿上,然后讓我把雙腳合攏。兩個小人兒假裝摁一個按鈕兒,電梯開了,“1、2、3、4、5……”關于數字的概念就這樣形成了,典型的“寓教于樂”。
最近,我和老公經常在禾禾、木木面前表演“玩球”的游戲,目的是培養寶寶們的“運動敏感”。我先后采用了“滾球”、“反彈接球”、“拋接球”、“單手拍球”、“雙手交替拍球”、“雙手拍兩只球”等幾種不同的花樣兒。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木木的反應能力明顯增強,常常主動地招呼我:“媽媽,接球!”
話又說回來,孩子越大越不好教育;只有不斷地融入到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文化中,產生碰撞、產生交叉,才是一種樂趣、一種成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小寶寶,完美無暇、沒有缺點!
上一頁123456789下一頁下一篇:1-2歲寶寶的球類游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感知運動游戲:玩水玩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