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越來越多新奇有趣的玩具,越來越多花樣翻新的游藝活動,越來越高水準(zhǔn)的物質(zhì)生活,寶貝的每一個要求都能及時得到滿足……但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寶貝對幸福的感覺變得那么淡漠?快樂真的就是幸福嗎?怎樣才能培養(yǎng)寶貝感受幸福的能力?
芊芊自然樸素的幸福觀
芊芊從1歲多就是個小汽車迷,現(xiàn)在已經(jīng)2歲半了,對汽車的專業(yè)知識和熱愛與日俱增,不管是圖片還是實物,他都能準(zhǔn)確無誤地說出汽車的名稱和原產(chǎn)國家,當(dāng)然由于語言發(fā)展所限,他發(fā)明了一些富有個人特色的代替詞匯:說不好“千里馬”就用“馬馬車”代替,說不好“奔馳”就用“馳啊馳”代替。有一天,爸爸媽媽帶他去商場,他又在汽車玩具柜臺不走了,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型的“馳啊馳”,他看著這個汽車不停地“哼哼”笑,媽媽問:“你為什么笑?”他說:“我笑這車。”“這車怎么啦?”“漂亮!”“你想要不?”“想要!”“給你買一個吧?”“不買,家里有了。”可是臨走的時候,他還要跑回柜臺再看一下,“哼哼”笑笑。售貨員驚訝地說:“這孩子像個小大人,真懂事!”
平時走在路上,要是看見別人吃或玩什么新鮮玩意兒,他會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眼睛直勾勾地望著人家,還問:“這是什么?”如果別人給他,他卻不要。可轉(zhuǎn)過身來,他還會問媽媽:“這是什么?”媽媽給他買了他才會吃,有時他也會主動說:“咱也買吧!”鄰居幾個老人夸芊芊:“這孩子長大有出息!”
漸漸地,芊芊開始有了自己的幸福觀,他總結(jié)道:“媽媽,你說什么最舒服?屙臭臭的時候肚子疼,不舒服,屙完就舒服了;睡覺的時候不想睡,不舒服,睡著就舒服了;彈琴的時候累,不舒服,彈完就舒服了。”總之,他體驗并明白了能忍得一時之痛將會獲得更大更爽的幸福感!
芊芊產(chǎn)生了擁有“馳啊馳”的愿望,如果媽媽給他買一個,當(dāng)時他的愿望立刻得到滿足,他的感覺一定更加快樂;如果媽媽鼓勵芊芊接受別人給他的東西,當(dāng)時他的愿望也立刻得到滿足,他的感覺也一定更加快樂。但是如果這樣的話,擁有快樂的芊芊就缺乏了感受幸福的體驗和能力,而且這種感受是不依賴物質(zhì)而存在的,也不是稍縱即逝的暫時快感,而是克服眼前困難、在心理上戰(zhàn)勝自我的巨大勝利以及由此帶來的自豪和成就感!可見,得到很多快樂的寶貝未必產(chǎn)生了相應(yīng)的幸福感,快樂本身并不等于幸福。
快樂是建立在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需求基礎(chǔ)之上的自然感官享受。幸福則是超越自然感官限制而獲得更大價值的精神愉悅。可見,感受快樂比感受幸福所需要的能力低級多了,寶貝只要擁有健康的感官功能和自然的身心需求,一旦得到外界的滿足,快樂就到手了;可寶貝與外界相互作用的時候,未必總是有求必應(yīng),來得快去得也快的快樂便不翼而飛,于是有的寶貝可能與各種消極體驗“結(jié)盟”了:發(fā)泄、生氣、苦惱、急躁、焦慮、緊張、憤怒、攻擊、賭氣……
可是有幸福感受能力的寶貝則調(diào)動各種積極因素來擺脫困境:他發(fā)揮想象力幻想一件比眼前更美的事物,自言自語編一則故事為自己搞笑,擺弄一下其他玩具分分心,或者干脆“王顧左右而言他”……他總有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因為快樂主要來源于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外面的世界,做到這一點的寶貝就與幸福“手牽手”了。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第15~16個月:16個月前后3天的測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個游戲鍛煉孩子記憶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