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關注度非常高、非常敏感、非常得罪人的話題,很多培訓機構很不愿意聽我說這些話。我的基本觀點是:孩子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上的爭分奪秒只有對劉翔是重要的。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起跑早幾秒、晚幾秒,早幾圈、晚幾圈都不是問題,馬拉松最初的領跑者不一定是最終的優(yōu)勝者,孩子過早地透支了體力、健康、智慧等,造成的結果就是贏在起點、輸在終點。
教育領域要打一場“反恐戰(zhàn)”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上就有日益高漲的神童熱和少年天才熱,這種教育有著非常正面的口號,就是要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其實,它對社會是非常大的誤導。
我主張在教育領域要打一場“反恐戰(zhàn)爭”——關于兒童成才問題,消除家長的集體恐慌。因為很多家長等到孩子要上小學時,就惶惶不可終日,每年的四五月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小升初的競爭好像比高考的競爭還要激烈,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其實,家長的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家長的目標,你給孩子設定的目標越高,你的壓力就越大,你的焦慮就越嚴重。
我一直覺得,在教育這個領域,我們很大程度上或者說過多地被商業(yè)化的力量所引導,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一個最成功的商業(yè)忽悠,從而造成了全社會的教育價值、教育理念的失衡,造成了對少年兒童實際的傷害。
中國的很多孩子是非常聰明、可愛的。他們勤奮好學,可惜很多孩子在我們的教育過程當中,逐漸地被毀掉了。一半是被學校毀掉的,一半是被家長毀掉的。主要原因是操之過急、過于恐慌、拔苗助長等等。所以,這種過強的功利心,希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造成了兒童教育領域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八歲橫渡瓊州海峽,五歲做一萬個俯臥撐,三歲能識多少個字,沖擊吉尼斯記錄。甚至有一個家長為了讓他的兒子快速成名,做了一個驚人的策劃,讓他上街裸奔;還有一個家長有一本暢銷書《400個耳光打出一個鋼琴才女》,無所不用其極,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子女提出各種各樣不切實際的高標準,已經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當然大多數家長還沒有那么殘酷,但讓孩子學奧數、學英語、學電腦,參加各種各樣的考試,拿各種各樣的證書,卻是一個整體性現象,令孩子不堪其苦、不堪其累。
“起跑線理論”為何是錯的
我們今天的教育的確到了需要反思、需要清理的時候了。我們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說“起跑線理論”是錯誤的?
我們注意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中國和西方的兒童教育理念是非常不同的,中國從古到今非常崇尚神童教育,而西方的教育故事當中都是少年愚鈍、大器晚成的故事。愛迪生就上過3個月的小學,愛因斯坦15歲的時候被他的老師認為一事無成失學了,沒有拿到初中文憑。他媽媽當時也對他非常失望,生的這個孩子真是一個笨蛋,但爸爸對他懷有信心:“我們的孩子一點都沒有問題,只不過他不適合學校機械的教育罷了?!弊罱K,愛因斯坦成才了。
為什么西方國家更強調大器晚成的故事?道理很簡單,大器晚成的人要比少年早慧的多得多,或者說在各行各業(yè)有所成就的都是普通人、正常人,乃至屢遭挫折、大器晚成的人。
我們再來看看魯迅的情況。魯迅在中小學的學習成績我們不得而知,但是1905年他在日本留學時的成績單完整地保留著。他在日本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大概是高職高專之類的學校。他的春季升學考試成績是:解剖59 3分,組織72 7分,生理63 3分,倫理83分,德文60分,化學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65 5分,基本上是個差生,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偉大的文學家。其實,絕大多數成功人士,中小學教育都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甚至他們很多人在中小學的時候也沒有優(yōu)秀的學業(yè)表現。
這個現象在教育界有一個說法:第十名現象。如果我們離開學校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回頭看,當年班級里的學習尖子、三好學生、優(yōu)秀班干部,不見蹤影了,而在各行各業(yè)能夠嶄露頭角的、能夠有所成就的,當時在學校、在班級有的是中間偏上的,有的是不太受“待見”的,當時學校學習最好的那一批學生,最后往往表現平平,第十名現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怎么來解釋這種現象呢?可能是因為學習尖子為了在學校保持優(yōu)秀,透支了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時間來發(fā)展自己的個性、興趣等。而走上社會以后,真正產生影響的并不是你中學的考試成績,而是你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就像前面講的馬拉松一樣,你在前五圈、前十圈跑得精疲力盡了,很難贏在終點,而在前十圈、前二十圈悠著點慢慢跑,后面還有后勁,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概念其實挺重要的,可是現在大家都過于重視考試成績,其實小學生保持學習興趣,遠遠比考試成績更為重要。
當然,生活當中確有一類人是少年早慧,少年得志,春風得意。但應該看到,人群當中這類人數量很少,大概只有1%~3%的孩子屬于超常兒童、神童、天才,這些人的精力和故事是不可復制的,普通人沒有必要去追求。楊東平
下一篇:最有利孩子成長的7大早教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爸爸10個舉措提升寶寶智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