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所謂莫扎特效應,是法國已故耳鼻喉醫生阿爾佛萊德·A·湯馬蒂斯創造的名詞,他聲稱3歲以下孩子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促進大腦發育。
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的物理學家戈登·蕭與認知科學家弗郎西絲·勞舍爾做了一個實驗,讓幾十個大學生聽了10分鐘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然而用斯坦福-比奈量表對他們進行智力測驗,發現他們的空間與時間推理能力在一段時間之內有所提升。1997年,他們又聲稱證實了學彈鋼琴、唱歌比學電腦對兒童的抽象推理能力更有益,而這種能力對學數學、下棋、工程等有重要意義。
對莫扎特效應的研究刺激了一個產業的發展。蕭和勞舍爾稱他們的研究被世人誤解,并不是兒童聽完莫扎特之后智商就能提高。然而,蕭沒有等到更多的研究證實,就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進行斂財,先后推出了相關的書籍和CD。他相信,用莫扎特音樂刺激大腦負責空間與時間推理的相關區域,結合相應的練習,可增加一個人的智力。
更有些所謂“專家”進一步把莫扎特音樂吹得神乎其神,稱聽了能提升高考成績,還有養生作用,甚至可以消除腦梗塞。莫扎特音樂于是大受市場歡迎,美國的政府機構和商業公司紛紛咨詢這些“專家”如何通過聽音樂去除抑郁、提升情緒和工作效率等。美國一些地方政府還撥款給每個新出生的嬰兒贈送一張莫扎特CD,要求公立托兒所每日播放古典音樂。美國幾百間醫院還獲贈大批古典音樂CD。
莫扎特效應其實是人們對大腦研究的誤讀。對科研論文的斷章取義被當成了普遍真理,然后經媒體和商家放大,就連最開始研究的人也信以為真:音樂能影響心情,為什么不能影響智力和健康呢,盡管音樂的作用很輕微,也很短暫。然而,只要保持懷疑的精神,就不難發現所謂的“莫扎特效應”是沒有意義的。
沒有充足的研究證據支持聽古典音樂能增進兒童智力,或者加速病人的康復。很多科學家重復做了加州大學的實驗,但未能得出類似的結果。美國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肯尼思·斯蒂爾等對125個學生進行研究和測試后稱,聽莫扎特不能增加智商和健康,“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下一篇:3歲前“打開”寶寶的右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多和爸爸玩的子女智商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