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不只是要健康快樂,從小培養志向很重要。
如今多數的年輕父母備受上一代父輩的嚴厲管教,所以他們管教孩子的方式,更趨向于“無為而治”,認為孩子只要健康快樂就夠了。其實不然。著名家教專家蔡笑晚竭力踐行:早立志,立大志,立好志,立長志。從小給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是很重要的。
中國有句古話,“有志不怕年紀小,無志百歲也枉然”。那么嬰幼兒時期的“志育”從何著手呢?本期嘉賓就教你如何充分激發孩子內在的驅動力。
第1招 從小埋下理想的種子
大凡招聘人才時,德慧泉早教中心創始人陳明興教授都很感慨,“許多畢業生對自己的生涯缺乏規劃,能清楚闡述自己志向的寥寥無幾。”
陳明興指出,人們提倡德育、智育、體育,是否還需要再加上一育——志育”呢?即對人的志向、志氣、意志等的培育。
嬰幼兒時期的最初“志育”,嘉賓們認為,應該從小埋入理想的種子。
旺嬰媽媽早教中心園長許威威的建議是,家長可以經常和孩子討論,什么樣的人是英雄?什么樣的人是偉大的人?他們為我們人類、為我們的國家做出了哪些貢獻?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歷史名人、英雄人物的故事,在孩子的心中塑造出一個個優秀的榜樣,指引他前進。
家長還可以經常和孩子討論,長大了做什么?從小把理想的種子埋入孩子的心田。當家長和親戚或朋友在聊天時,如果孩子在邊上,可以經常夸獎孩子有理想、有出息,并有意讓孩子聽到,這樣能潛移默化地增強孩子的信心,并將這種理想信念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田,貫穿終身。
第2招 讓孩子早讀書、愛讀書
許威威指出,一個孩子閱讀開始的年齡的早晚,閱讀量的大小,將決定其未來人生事業成就大小及其發展程度。
古人讀書大聲讀、反復讀,出身書香門第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沉浸在誦讀聲中,不少人十來歲就才華橫溢。
最近國家開始籌備在大學生中培養希望能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家”型人才。許威威認為,要想培養出“大家”型人才,一定是從小就要開始的。
“人類大腦發育的規律決定了文德的積累必須落實在嬰幼兒時期。越小的孩子大腦的開放程度越高,耳聽目看有關人文方面的知識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在大腦中落地生根,而文德積累厚實的孩子,等到大時,其邏輯推理能力也會更強。”
第3招 “5W+H” 讓孩子自己定志向
陳明興認為,“志向”具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是確立一個目標和方向,二是以頑強的意志去追求它。
他建議家長,可以先給孩子輸入大量的“勵志”,然后引導孩子“立志”,而在整個過程中,一直貫穿著“勵志”。
“勵志”要從生活入手,如孩子摔倒了,讓孩子自己爬起來,讓孩子學會忍耐、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平時多給孩子正面暗示,盡量避免用命令語言,多用問的方式跟孩子對話,讓孩子養成積極主動的思考習慣。這些都是一種從外到內的作用力和影響力。
有些家長知道立志的重要性,只是不得要領,常以自己大人的期待來替孩子“立志”。其實方法不難,用“5W+H”(what where who when why和how)這6個方面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定志向。
專家觀點
孩子要成才 3歲前必立志
當談及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有些家長的第一反應是排斥,脫口而出的理由是,“我不想干涉孩子的童年,順其自然就好了!”
智慧泉兒童教育發展中心課程總監蘇玲分析說,現代的年輕父母備受上一代父輩的嚴厲管教和應試教育的壓力,所以他們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更偏向于“無為而治”。
“這樣的觀念往往導致教育起孩子‘漫無目標’或‘隨波逐流’,容易錯失教育機會。”
“有志向和沒有志向的人生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陳明興教授說了個很形象的故事。
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不假思索地說:“砌磚。”第二個工人想了想說:“我在賺工資。”第三個工人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來前兩個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筑師。
陳明興從腦科學方面說明孩子從小立志的必要性。“大腦有一項重要的‘導航機能’,當大腦設定預期目標時,會自動開啟‘導航系統’,讓我們的行為、思想沿著既定的方向前行,中途還會‘修正航道’,最終到達目標。”
許威威也認為,孩子從出生到三四歲,是其心理生命的最佳養育期,就在出生的頭幾年里構建起人的“潛意識板塊”,從而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后續的發展和今后一生的生活。
家長務必要將“長大了做好事、做大事”的英雄氣概注入孩子的潛意識,這樣等孩子將來長大以后,才更有機會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
奧巴馬和他的兩個女兒
解讀奧巴馬9條家規
小小事暗藏大智慧
美國總統奧巴馬給兩個女兒制定了幾條看似簡單,但操作性極強的家規。
蘇玲想借用這9條家規,告訴每位家長,有心的父母在家庭細節中處處閃現教育智慧。
NO.1 不能無理抱怨、爭吵或者惹人討厭地取笑。
解讀:不抱怨,不取笑,與人為善,成為精神和心靈都完善的有教養的人,才能以自信無畏的精神承擔責任,迎接未來的挑戰。
NO.2 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
解讀:整潔是對自己和別人的尊重,改變自己,創造良好的環境進而影響別人;
NO.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解讀: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闖自己的天地,多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堅強、游刃有余、幸福地生存下去。
NO.4 保持玩具房的干凈。
解讀: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并教導孩子維護好自己的空間,盡到自己的責任。
NO.5 幫父母做家務,每周1美元。
解讀:讓孩子懂得自己的義務并從中獲得勞動的樂趣,一方面讓孩子懂得有付出才有回報,另一方面在金錢的運用中學會理財。
NO.6 每逢生日或是圣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
解讀:勤儉節約是美德。快樂不必來自于虛華的禮物和聚會。
NO.7 每晚8點30分準時熄燈。
解讀:養成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具有嚴謹生活節奏的人才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生活。
NO.8 安排充實的課余生活:跳舞、排戲、彈鋼琴、打網球、玩橄欖球、跳踢踏舞等。
解讀:快樂的童年需要孩子在豐富的課余生活中體驗,并發展自己的愛好,成為一個懂得享受生活、熱愛生活的人!
NO.9 不準追星。
解讀:不盲目崇拜,做有堅定的人生準則和人生信念,能獨立思考、自立于世的人。 ( 東南快報記者 汪蘭平)
下一篇:培養孩子情商的九項技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善解人意人生成功的秘密武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