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01 問:從兒子幾個月起我就買了一些圖畫書,翻給他看,講給他聽。他現在1歲2個月,有時也能安靜地和我一起看,可他總要自己拿自己翻,常常會將書撕破。怎樣才能讓他既看書又不撕書呢?
答:這么大的孩子撕書很正常,他們一般不是有意破壞,而是想參與,往往控制不住。這個階段一般會自然過去。
對撕書一般可采用這樣幾種對策:
1.選擇撕不爛的書。如硬紙板書或泡沫材料的書。
2.多準備補書的材料,如膠水、透明膠等,在補書的時候也請孩子來參觀。另外,如果孩子覺得撕紙很有趣,可以多提供一些廢棄的紙,讓孩子撕個痛快。
3.為孩子做愛護書的表率。大人對待書的方式往往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孩子會模仿。比如拿書的時候小心注意;比如對待書就像對待活物一樣輕聲輕語,“嘟嘟熊到哪兒去了”,出去玩的時候說“跟嘟嘟熊說Byebye”。漸漸地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愛護書。
我自己每次買來一堆新書,只要有條件,就會讓孩子和我一起來觀賞(雖然不是她的書),我會一本一本地翻,很整齊地放好,稍微落了塵土就拿干布擦一下。孩子是會愛惜書的,只要大人多做表率。
02 問:我的孩子1歲半了,怎樣為他選第一本可以翻閱的書?她適合的組合讀物是什么?
答:很遺憾的是:目前適合2歲以下孩子的高品質的圖書品種不是太豐富,大致有這么幾種:《寶寶認知百科》、《小圈圈認知叢書》(6冊)、《小酷和小瑪的認知繪本》,這些書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一起玩;讀給孩子聽的主要還是童謠、兒歌類的最為合適,比如《百歲童謠》(全5冊)、《童謠三百首》(新版帶光盤)、《兒歌三百首》(新版帶光盤)。
有一定基礎以后,大致從18個月開始,孩子的閱讀由純認知逐步過渡到對簡單的線索連貫故事的閱讀需求,這個時候像《噼里啪啦系列叢書》(7冊)、《小熊布迪系列》(6冊)、《淘氣寶寶系列》(12冊)、《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繪本》(6冊)等還是比較合適的。
03 問:近來書店賣的圖畫書越來越多,大都是翻譯的,雖然很精美,但故事少,價格貴,請問買圖畫書物有所值嗎?圖畫書對孩子有什么好處呢?
答:要想培養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用心地給孩子讀圖畫書。過去的父母為孩子唱搖籃曲、兒歌,而現在很多父母卻不知道該怎樣與孩子交流。這個時候,圖畫書就發揮威力了。孩子10個月左右開始喜歡圖畫書。憑借一冊圖畫書,母子一起高興、一起笑、身體相偎依,體驗同一種心情,這樣父母與孩子的紐帶就會加強,同時孩子能借此感知語言之美和趣味,漸漸地體會很多詞語的意味。
雖然2歲左右的孩子最感興趣的是呼喚性的、多次重復的詞語以及充滿節奏感的詞語。但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交流時,需要的是用真心,而不能光是憑借甜蜜的或太刺激的語言。這一點繪畫也一樣,孩子掌握語言關鍵的是能否把語言在心中描繪出具體的形象,所以孩子在讀圖畫書時,看到精確描繪故事語言的畫,對于孩子來講至關重要。
孩子是通過父母來充分體會圖畫書的樂趣的,而且他們能由此感知聆聽語言帶來的快樂,所以請父母將孩子抱在膝蓋上,互相感知著身體的溫暖,一同來享受圖畫書的樂趣吧。
04 問:我兒子近幾個月迷上一本書,都聽上百遍了。孩子為什么會要求反復聽同一個故事?而且對那本書他已經很熟悉了,讀錯一個字他都會糾正我,可他還是不愿意自己講故事。請問我該怎么辦?
答:喜愛重復是孩子的天性,這是孩子的正常反應。在重復閱讀一本書的活動中,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種可以期待的愉悅、一種安全感,我們沒有理由去剝奪。另外,重復閱讀也可以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您可以繼續為孩子讀下去,同時也可以試著給孩子讀別的書,逐漸將孩子的興趣引導得更開闊,孩子對安全和新奇的追求總是相伴的,在滿足其安全感的同時,為他準備一些新鮮有趣的素材,應該會被孩子接受的。而且,可以換不同的方式給孩子讀,在讀的過程中增加一些互動,引導孩子自己將故事講出來;還可以換不同的人,比如請爸爸、爺爺、奶奶來為孩子讀。這樣就能脫離機械重復的思路,從細節著手尋求變化。同樣一個故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講法,給孩子講故事更講求參與和互動。如果孩子對某個故事爛熟于心,講故事的人可以在講的過程中拋出疑問,設置停頓,讓孩子一顆充滿期待的心處在短暫的懸疑狀態,他極可能會迫不及待地自己嚷出來。隨著故事一環一環地展開,你會發現,原來講故事的人已經變成孩子自己了!在重復中高明的變化手段,還可以幫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獲取新的體驗。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
下一篇:如何為不同年齡孩子選圖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狗卡皮》作者介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