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之間吵架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夫妻間總會由于各種壓力或者事情而導致發生意見不合,但是吵架歸吵架,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因為這很有可能引發孩子的叛逆情緒,就像下文中的這個孩子一樣留言:“再吵架就去自殺”。
孩子的心酸:老爸老媽“再cǎojià,我就自殺”
昨日下午,網友“陳家小阿呆”在微博上發了一張圖片,圖片中,一張灰白的長方形紙條貼在一根水泥電線桿上,紙條上面用綠色水彩筆寫著:“老爸,我上學了!老爸老媽不要cǎojià(吵架),再cǎojià(吵架),我就自殺。”字體稚嫩,并混合著漢語拼音,右下角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紙條貼在水泥線桿較低的位置,應該是一名小學生留下的。網友“陳家小阿呆”告訴記者,紙條是朋友邱先生昨日上午10點左右經過鄭州經二路與紅專路交叉口時,在路口一根電線桿上看到的,邱先生隨即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經二路與紅專路交叉口,經過仔細尋找,并未發現這張紙條,詢問路邊商戶和幾名小區住戶,均未聽說紙條上的小孩的名字。
附近的一名清潔工說,電線桿上張貼的紙條每天都會有人清理,這張紙條很有可能被清理掉了。
專家的忠告:家長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這是孩子的一種宣泄方式。”對于孩子寫紙條一事,鄭州市健康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周建勛表示,孩子在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壓力。
周建勛告訴記者,孩子用寫紙條貼在路邊這種方式來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明孩子曾經通過其他方式跟父母反映過,但是并沒有引起重視,多次表達后沒有受到重視,孩子就會考慮“是不是應該活著”、“活著有什么意義”這一類的問題,所以會在紙條上寫“我要自殺”。
周建勛說,孩子對于社會的認知、情感的認知、生活感受主要來自于父母,家庭氛圍不和諧就容易造成孩子緊張、不安、煩躁,時間久了影響孩子處理對外關系的能力,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周建勛說,作為父母,在處理情緒時,應當注意回避孩子,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打架,如果事情已經發生,家長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比如事后跟孩子溝通,安撫孩子的情緒,說明吵架的原因不是來自于孩子,這樣能減少孩子的心理負擔。
現在父母間吵架的多了,單親家庭的孩子的比例也增多了,可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父母們吵架當著孩子的面的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或者影響,為了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們意見不合要小心規避了。
下一篇:聊天是父母和孩子的“精神臍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寶寶心理素質的好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