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愛家不求人
問題來了:
我家寶寶兩歲八個月了,但說話還很不流利,比如要喝水,她只能說“水水”,很難“喝水”這個單詞,教她說“姑媽”,她會先說“姑”,頓一會再說“媽”,發音不是很連貫。她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我們擔心,說話不流利會影響她與小朋友相處。請問,我們應該怎樣幫她提高說話能力呢?
明月支招:
小朋友語言能力發展的個體差異本來就很大,快一點的,也許剛滿一歲就能學會說好多個詞,慢一點的,或許要到三歲多才“金口初開”。你家寶寶剛兩歲八個月,不會流利地說出雙音節和多音節詞也不奇怪,只要沒有過分阻礙她學說話的環境因素,就不必太擔心,也完全可以期待她依照自己的“成長時間表”,適時學會流暢地說出每一句話。
請注意,我說“不必太擔心”,是以“沒有過分阻礙她學說話的環境因素”為前提的。要知道,孩子主要是通過模仿周圍的人學習說話的,如果家里大人幾種方言混著說,又或者大人在帶她的時候過分疏于交流,她就很難找到好的模仿對象。
我曾見過一個孩子,媽媽跟姥姥說廣東話、跟爸爸說普通話,奶奶帶她時說湖南話,爸爸有時說普通話有時說湖南話,混雜的語言環境大大影響了小女孩學習說話的進程,直到3歲,她發出的很多音節,別人根本聽不懂。
我舉這個例子,不是主張家里就不能說方言,但切忌種類過多,讓小朋友無所適從。其實,就提高小朋友的語言能力而言,與大人特意教她相比,大人之間的交流以及大人和她之間的對話要重要得多。在這一段時間,家里人在說話時要盡可能發音規范、表達清晰明了,以方便她模仿。
另外,你也不必太擔心她還不太會說話,到了幼兒園里不易跟小朋友相處。其實,幼兒園里的語言環境要比家里豐富得多,老師和口頭表達能力更好的小朋友都是她很好的模仿對象,沒準你會發現她上了幼兒園以后,語言能力出現飛躍發展呢。這其中的理兒,與移民國外的小朋友上學沒幾個月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是一樣的。
下一篇:有效溝通的十大實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有失望情緒時該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