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行為現象2脾氣大
典型表現
孩子自我主張不能得到滿足時,就大哭大鬧、大吵大叫,甚至摔東西、撒潑打滾,而且很難平息。
成因
如果可以排除先天神經類型的原因,孩子的大脾氣往往是伴隨著自我意識發展而來的。對于那些語言能力還比較局限的孩子來說,脾氣一般起因于有了需求主張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當養護者無法及時滿足這種需要甚至無視這種需要時,小脾氣便被引爆了;對于那些已經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的孩子來說,脾氣則可能起因于驚恐、孤獨或不被贊賞的負面情緒。
對策建議
1 父母首先要意識到發脾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千萬不要把孩子容易發脾氣視為家庭教育的失敗,而且根據美國親子溝通專家帕蒂·惠芙樂的提法,發脾氣其實是孩子的心理康復機制之一,借助這個過程,孩子將發泄掉許多不良情緒,比如沮喪和無助感。所以不要輕易用強制的辦法終止這一過程。
2 沒有無緣無故的脾氣,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還應學會查找脾氣背后的原因,比如,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某項需求?是否自己處理沖突的方式讓孩子產生了不公平感?孩子是否遇到了什么學習障礙?如此等等。這類追問更容易幫你對癥下藥,而孩子也將從父母善解人意的處理方式中學會設身處地,得到成長。
3 學會接納孩子的脾氣固然重要,但如果還沒有足夠的耐心處理孩子的脾氣,就不要硬撐著,可以讓其他家人幫著留心脾氣風暴中孩子的安全,自己到另一個房間冷靜一下,離開之前可以跟孩子解釋一下,比如“媽媽感到自己的腦袋都快爆炸了,看來媽媽需要冷靜一下”之類的,但千萬不要說些“再哭就不喜歡你了”“哭夠了再來找我”之類的話,我們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耐性的極限,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情緒,給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下一篇:學會糾正寶寶自私行為習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七宗罪,父母必須說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