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孩子:他們時常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煩躁、吵鬧、膽怯,害怕去幼兒園或陌生的環境。有些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卻表現出對學校的厭倦:每天上學前非常難受、萎靡不振甚至裝病不肯去學校。這種情形會持續幾周或更長的時間。爸爸媽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卻又束手無策。
由于年齡小的孩子語言表達的困難、獨生子女的任性、被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等等原因,孩子在很多情況下會發脾氣,或有不愿意去陌生的地方、哭鬧、緊張等一系列表現,那么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有焦慮的癥狀父母應該怎么辦才好呢?
放松,這很正常。
焦慮是我們情緒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經歷。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這很正常,是很多人會面臨的健康問題。
焦慮,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時間。
盡管孩子焦慮時,父母愛子心切,總會讓孩子躲進自己溫暖的懷抱,為孩子遮風擋雨,但是其實父母可以很好的利用這一時刻,給孩子心理教育。幫助他們直面這些挑戰,使孩子長大。給予他們幫助,一起討論生活中的這些焦慮,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將來更好的控制情緒。
父母的你要及時發現這些癥狀。
幼兒或者學齡前兒童,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失落的行為,這常常暗示孩子有潛在的焦慮情緒。他們是不是變得情緒不穩,或者很依附人。
你的回應會有重大的影響。
如果你發現孩子感到很焦慮,那就鼓勵他們說出他們害怕的事兒。確保你理解孩子的感情,這些都是真的。不要低估或者無視孩子的行為。其實,他們真的會很害怕。
理解孩子。
分享對孩子很有好處。父母可以嘗試著跟孩子說:在我在你那么大的時候,我也很害怕,這樣說會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們。
焦慮的父母會帶出來焦慮的孩子。
如果你有壓力或者焦慮,一定要確保你有人分享出來,能夠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無論是朋友還是心理醫生。等孩子長大的時候,你可以坦誠你有時很焦慮,告訴他們焦慮是什么感覺會對人的大腦和身體有什么影響,告訴他們這不是什么壞事。
孩子很渴望安靜。
當孩子焦慮的時候,他們會使家長很緊張,但是有時你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安靜,安慰他們,相信孩子自己也能駕馭自己的情感。
當然,如果發現孩子過度焦慮,也一定不能大意,哪些理由能證明孩子過度焦慮?不同的焦慮癥兒童有不同的癥狀,但幼兒期主要特征表現為:
1.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實。
2.情緒煩躁、好哭泣或吵鬧,難以安撫和照料。
3.和同齡的孩子比明顯地膽小,在很多場合容易害怕或有大禍臨頭的不祥感覺,急性發作能達到驚恐的程度。
4.不愿離開父母,尤其糾纏母親,在幼兒園惶恐不安,有發作性緊張、恐懼。
5.六七歲的學齡孩子拒絕上學,即使勉強到校也很少與同學老師交往。
6.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學習成績偏差,也有曠課、逃學現象發生。
7.病情嚴重的孩子會出現食欲不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呼吸急促、胸悶、心慌、心跳加快、頭暈、出汗、臉紅、口干、四肢發冷、便秘、尿急、尿頻等。
8.晚間入睡困難、睡不踏實、多噩夢等。
面對焦慮癥孩子,父母家人要反思:在養育、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給了他過多的壓力刺激?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再采取相應的心理治療,嚴重的需要藥物治療。
下一篇:小小“政治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