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上周,明明媽媽說孩子上幼兒園后變得特別愛告狀,媽媽有點擔心孩子長大后會變成人人討厭的“告密者”或者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媽媽們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專家表示,“告狀”源于孩子對規則的敏感性,正確引導處理,孩子大了這個問題自然就會消失。
教孩子除了“告狀”還有更好的辦法
順順媽媽:孩子愛告狀說明孩子知道是非了,有自己的行為辨別能力了,他認為不好的事情或者家長老師告訴過他不對的行為,他記住了。這其實是好事,有了價值觀和辨別能力,這還說明孩子熱心有責任感,這都很好。我家孩子有段時間也這樣,幼兒園小班中班表現明顯,到大班,老師會告訴孩子自己能解決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不要都來告訴老師。我覺得這樣很好,我有時問他,你們有小矛盾怎么辦,他說不用告訴老師,他們自己就解決了。怎么解決的,他說是秘密。所以孩子從愛告狀到包容再到自己解決問題是成長的過程,不用太擔心。面對孩子的“告狀”,主要靠引導,比如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缺點,有優點,有做得好的,有做不好的,如果你能提醒他改進而不用告訴老師這樣更好,比如知道誰偷摘了幼兒園的花,可以讓他跟那孩子說,要愛護小花,這樣我們的花壇會更美麗。關鍵是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問題。我孩子回來也跟我講過他什么告老師了,我就夸他熱心,是個好孩子,但我會告訴他除了告老師外怎么做會更讓別人接受,別人會更喜歡。
推薦孩子讀《不抱怨的世界》
清鈺:孩子愛告狀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別人,更是一種抱怨,當他再告狀的時候,大人就要做出一種沒所謂的表情,可以說“好的,我知道了”或者“是嗎,我明白了”,然后就什么都不說了,這樣孩子得不到反饋也就淡化了這種行為。
孩子愛告狀還是心理有障礙的,讓他多在集體生活里磨練,給他空間跟時間自己單獨跟朋友接觸,獨立解決事情,大人不做任何干涉,引導他做一些積極向善的行為。我女兒十歲了,看了一本書叫《不抱怨的世界》,受益良多,也改變了很多,后來女兒還介紹讓我也看看,這是一本很積極向上的書籍,大人小孩都適合,可以讓孩子也讀一下。
教孩子換位思考
朵朵媽媽:成年人所講的告狀,是指告密或搬弄是非,可是幼兒的告狀是性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三四歲的孩子已經能記住父母定下的規矩了,如他們記得媽媽規定爸爸不能抽煙,所有人吃飯前必須先洗手等,并且大都無條件地相信它們的權威性,對這些規矩極其敏感,一旦誰沒有按照自己熟悉的規則去做,他們就會覺得不能理解。對一個人不可以的事,對所有的人都應該是不可以的,怎么可以有例外呢?
當自己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而告狀時,當父母的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正確對待矛盾,并借此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如可以告訴孩子“姐姐不給你玩玩具,你不高興,如果有一天,姐姐也來咱們家里玩,你也什么都不讓她碰、不給她玩,那她是不是也會不高興啊?所以你應該知道,要友好對待朋友。”
做父母的也可以利用文學作品或一些孩子們熟知的動畫片中的事例、人物行為來教育孩子,如大頭兒子、一休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有時也將寶寶和其他孩子的矛盾編成故事,加上和好的結尾,暗示寶寶正確的做法。以后,再遇類似事件,他就會學著換位思考,正確對待。
專家意見
分析“告狀”動機 合理進行引導
孩子愛“告狀”,與他這一年齡段的心理發展特點有關。3—6歲的孩子,剛剛開始建立是非判斷標準,獨立處事的能力還非常弱。有時他們看到別的小朋友做的事,心里覺得是錯的,但并不能完全確認,會通過告狀來明確是非標準。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幼小的心靈里,會覺得規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一旦有小朋友違反了規矩,他很快就會發現,并且很興奮地告訴老師和家長,其實他的心里絕沒有什么“惡意”,比如一些告狀的孩子很可能急急忙忙地跑到老師面前大喊一聲:“誰誰不聽老師話了!”可老師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又“噔噔噔”地跑遠了。因為他的目的并不是讓老師去懲罰另一個孩子,而只是完成了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所以,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秩序感和初步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十分“符合時宜”。
還有孩子想通過告狀來獲取家長對自己的表揚。有時他通過告發爸爸的不當行為,來表明自己對媽媽的支持,同時獲取長大成人的感覺。也有時,他希望通過告狀,來獲取家長的支持,幫助他在與小朋友的爭執中取勝。對于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告狀”行為,家長要區別不同的情況,耐心分析孩子告狀的心理原因,并分別加以處理。
孩子出現告狀的行為,總是表明他內心有了某種心理需求,希望得到家長的關注,不論事實情況如何,家長首先要安撫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對于尚不能明白其他小朋友的行為是否不當的,要告訴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及時明確行為標準。對于希望通過告發別人的不當行為獲取表揚的,家長在肯定孩子沒有犯同樣錯誤的同時,還要告訴他,幫助小朋友改正錯誤的最好方法,是當面誠懇地向小朋友指出。對于揭發爸爸不良行為的孩子,媽媽可以接納孩子希望做媽媽“同盟軍”的心情,但同時要求孩子不能只在背后告狀,要他跟媽媽一起,共同幫助爸爸改正錯誤。至于通過告狀尋求家長幫忙的孩子,心理肯定有不少委屈和壓力,家長一定先要認真傾聽,接納和疏解他的不良情緒,然后再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法,要教孩子換位思考,正確對待與小朋友之間的矛盾,在接納、討論中培養孩子獨立處理自己事務的能力。隨著年齡和能力的增長,孩子會慢慢學會通過自己思考,獨立面對和處理自己遇到的問題,向家長“告狀”的行為也會逐漸減少或消失。 ( 專家支持:沈陽師范大學教授秦旭芳)
下一篇:性格差多因太“自我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5方法和孩子藝術的說“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