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兩歲左右,孩子處于語言能力爆發性成長的時期。尤其是兩到四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要害期,錯過這個黃金時期,將無法彌補其語言缺陷。因此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訓練孩子語言能力的好時機,盡可能多地把語言能力傳授給孩子。
促進寶寶語言能力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他多說話。讓孩子處在一個輕松、快樂的語言氛圍中,對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十分有幫助。當然,讓孩子有技巧、有方式地說話,對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事半功倍。
新手父母在培養孩子語言能力中,往往存在四個誤區,阻礙了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誤區一:新手父母認為,孩子太小,還沒有社交能力,不需要接觸外面的世界,練習語言只需跟家人交流即可。
解決方案:學習說話是一個不知不覺的過程。多接觸社會,多和客人交流,讓孩子跟不同的人對話,不僅能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更能鍛煉孩子的膽量,不懼怕與陌生人交流。經常關在家里,拒絕外面的世界,會使孩子出現“在家小麻雀,出門小木瓜”的情景。
當孩子學會了新的短語,新的詞匯,父母要鼓勵他講給別人聽,與別人對話;當孩子跟不熟悉的人對話成功時,家長一定要給予表揚,這會大大增加孩子跟人說話的興趣,也為訓練孩子語言能力邁出良好開端。
誤區二:孩子說話用“奶味語言”,喜歡用“吃飯飯”、“看狗狗”、“打打”、“碗碗”等詞語來表達語言,新手父母也跟著孩子使用疊詞。
解決方案:1歲左右的孩子,語言處于單一詞句階段,喜歡用疊詞結合身體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一個階段。等過了這個階段,父母要逐漸教孩子遠離這些詞語,而改用正常的說話方式。
孩子的“奶味語言”會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長卻認為孩子只能聽懂這些兒語,甚至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跟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當孩子用“奶味語言”提問或跟你說話時,父母一定要用正確的語言來回答,并溫和地糾正孩子錯誤的話。正確示范語言,會使孩子較早學會說完整的句子。
誤區三:新手父母覺得,當孩子能聽懂父母的話,也能用肢體行為表達自己想法,只是無法用語言說出來時,離真正說話已經不遠了,很快就會說了。
解決方案:過分滿足孩子的無聲要求,只會延緩孩子的語言發展。如果孩子指著奶瓶,父母明白,寶寶餓了,想喝奶了,于是立刻把奶瓶遞給他,其實這種滿足寶寶要求的方法倒使寶寶的語言發展緩慢,因為他不用說話,別人就能明白他的意圖并滿足他,慢慢他就養成懶得說話,只用肢體行為的壞習慣。
每個孩子都有這個階段,父母一定不要縱容這個習慣發生。當孩子想喝牛奶時,父母千萬不要心疼,故意裝作聽不懂,問孩子想干嗎,他就會努力試著去說“奶”,也許僅僅一個字或者一句,甚至含糊不清,但這就是不小的進步。慢慢地他就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了。
誤區四:新手父母知道閱讀是很好的學習語言的方法,但是孩子太小了,教他閱讀他完全聽不懂,根本不切實際。
解決方案:讀書的習慣,如果超過六歲再培養將會很困難,但若是從兩、三歲就開始培養,則會變得非常輕松。給孩子念大量的書,能使他理解和積累豐富的詞匯,讓他潛移默化中接受大量的詞匯和美妙的語言。某一天,他會在一個恰當的場合,很貼切地說出這幾個詞語,讓父母大吃一驚。
事實上,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除了讓孩子多說,就是讓孩子多聽。聲情并茂地給孩子講故事、朗誦詩歌,身臨其境,抑揚頓挫,會讓孩子大受感染,并被豐富的語言魅力吸引,慢慢理解故事中很多詞語的意思,不經意間就會使用那個詞語了!
遠離四個誤區,可以幫助新手父母更好地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當然一定要注意,凡事要循序漸進,培養語言能力也一樣,千萬不要一步登天,急于求成。只要用心,每一位新手父母都可以培養出口齒伶俐、能說會道的孩子。
下一篇:性別差異和撫弄陰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嘴硬的“犟BB”該如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