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到了三四歲,就會從行為沖動期,慢慢過渡到為了躲避體罰而遵守規則的他律型道德期。這時的孩子已經能夠察言觀色,闖禍后也會先看一看周圍人的反應,有時還會刻意迎合父母的心意。3至4歲的孩子,由于左腦和右腦溝通活躍,開始能夠理解別人的情緒和感情,也能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意圖。
爸爸對三四歲孩子的行為所做的反應,對孩子道德情操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爸爸不愿意讓孩子看眼色行事,所以很容易阻止孩子類似的行為。但是,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因為這樣做,并不是要爸爸對孩子所犯的錯誤放任不管。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爸爸先不要發火叫喊,而要好好告訴孩子這個行為和想法為什么不對。3至4歲的孩子尚小,因此,對錯的標準還要由爸爸來幫助判斷。即使遇到非罰不可的情況,也不要做身體上的體罰,應該選擇暫停游戲等懲罰。
懲罰要有一貫性
重要的是爸爸的懲罰要有一貫性,孩子犯了同樣錯誤,有時懲罰而有時不懲罰,或者罰他不罰你時,孩子的思維就會陷入混亂和迷惑,甚至認為爸爸不喜歡自己。
過去的年代里,一般疼愛孩子的是媽媽,嚴格教育孩子的是爸爸,分工明確。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已經很難再發現爸爸以一位嚴格教育者的面貌出現了。當然現在也有嚴厲的父親,可是大部分父親并不是在必要時才嚴格,而是一貫嚴格、愛啰嗦,使孩子不敢接近。一般來說,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比媽媽少,再老是啰嗦嚴厲的話,孩子當然不愿意和爸爸交心了。相反,為了得到孩子的好感,老是笑臉相迎也不起作用,必要時該嚴格也是爸爸的作用和責任。
承認和稱贊好行為
獎勵對有的孩子能起到強化行為的作用,而對有的孩子則不起作用。即使對同一個孩子,在不同的情況下,效果也會不相同。因此要仔細觀察何種獎勵對強化孩子的行為起作用。
孩子做出爸爸所希望的舉動時,要及時給予肯定。爸爸既可以表示感嘆,也可以說出稱贊的話,或者向別人說起孩子的行為時加帶稱贊的話,這樣效果會更好。孩子的行為一結束,馬上要跟上稱贊。稱贊要具體,比如“因為你自己收拾玩具,所以爸爸很高興”。這比“你真乖”那樣抽象的話更好些。
有道德的孩子會更成功
近來提到“老實”一詞,多被認為沒有別人聰明、會吃虧的等否定意思。但研究結果表明,老實而有道德的孩子比起不這樣的孩子成功率會更高。道德水準高的孩子能成功的理由,在于道德里面包含著控制沖動和遵守規則的能力,還包括著理解他人、與他人產生共鳴和關懷他人的能力。這種能力對學好功課,發揮領導才能也是很必要的。研究表明,道德水準高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更樂觀,與同齡孩子關系更融洽,且更自信。另外,這類孩子不做過激行為,很少挑起事端,也很少會和其他孩子不和,很少發生攻擊性行為等。正因為有這種素質,他們成功的概率就更高。
道德水準高的孩子更有幸福感。他們能分清正確與錯誤,并付諸行動;同時也為這種行動感到自豪,對違背自己原則的行動有負罪感和羞恥心??傊械赖聦嶋H上是一種能控制自己沖動的能力。也就是說,想做的事可以不做,不想做的事也可以去做,這些都和前額葉的功能有關。另外,有道德的孩子喜歡關懷和幫助別人,而越是關心別人的孩子,對生活的滿足感越高,也更為樂觀,對生活的未來更加充滿希望。
為了提高孩子的道德情操而必須做的事情
●不要強壓式地責備孩子
爸爸教育孩子時,如果過于威嚴,孩子會變成不樂意助人、缺乏同情心的人。相反,要是太寬容,子女會放縱起來。在父母權威下長大的孩子,是服從性的,沒有父母的指示自己就不會做事。所以,千萬不能以強壓手段責備孩子。
●爸爸要當模范
爸爸即使吃些苦,也不應該做不道德的事。要在生活中展現給孩子關懷別人的形象。那些在樂于助人、愿與大家分享為理念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比沒有這種環境的孩子,更容易成為有道德的人。
●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有道德的
相信自己有道德的孩子,實際上更能做出有道德的行為。為了提升孩子的道德水準,爸爸看到孩子做好事時,要及時聯系孩子的品質和內在動機給予稱贊。不能就事論事簡單地說一句“做得好”就了事。應具體地說:“你很樂意和小朋友分享好東西,所以才把玩具借給別的小朋友的,是吧?”這樣說效果會更好。
●要多強調合作,而不是競爭
如果總是強調競爭,那么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就難以發展?!翱凑l收拾得最好!”這樣說會誤導孩子,認為勝者只有一人,幫助和合作妨礙得第一。反過來說:“看我們怎樣一起把玩具收拾好!”這樣多強調集體的成就,孩子才更容易學會合作的美德。
●把關心體現在稱贊當中
為了引導孩子的道德行動,爸爸們經常想到的是立竿見影的獎勵手段,而結果則未必見效。得到過這種獎勵的孩子一旦得不到獎勵了,就很可能做出不道德的行為。孩子做好事時給予獎勵和稱贊是應該的,但應避免用補償手段誘導孩子做好事,這是屬于急功近利的想法。
下一篇:童言無忌也需細聽弦外之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忍無可忍了能打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