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晚上,外婆在看電視,一會兒,女兒從書房出來,要看少兒頻道的福爾摩斯。外婆顯然還惦記著晚飯時她沒喝完的那碗粥,于是趁機說,“要看也行,但必須把你剩的那碗粥喝掉,喝完了我還要檢查,剩一點都不準看。”女兒一聽勃然大怒,帶著哭腔吼起來,“干嗎什么事都講條件啊,人家又不餓,干嗎非要喝粥哪?”外婆也提高了嗓門,“我不管你餓不餓,反正你不把粥喝完,就別想看什么福爾摩斯。”女兒氣哭了,跑回書房,而外婆最終也沒讓步。
其實,外婆真不該這樣硬逼她,更不能用不準看電視作要挾。而女兒不肯喝粥也是情有可原,飯前她才喝了一碗牛奶,吃了一些點心,致使晚飯時稀粥不能吃光。但外婆明知這些,卻固執(zhí)地堅持自己的觀點,正餐必須吃完,多吃才能多長,卻根本不管她的肚子能否裝得下。如此一來矛盾便一觸即發(fā)。
女兒最近越來越煩外婆凡事都跟她講條件了,不是不穿上外套就不準出去和小朋友玩,就是不把書本整理好就別想干別的,甚至不把早點吃完就不許上學。有些合理,有些卻顯得不近人情。雖然女兒很煩這樣,但外婆卻對這種講條件的方法情有獨鐘,樂此不疲,雖然效果越來越差,關系也越來越僵。女兒寧肯不看電視也不肯吃飯,對于這樣的做法,也可以理解,孩子大了,有自尊心了,而家長這種動輒就威脅的手段也該改一改了,教育方法也該與時俱進更新?lián)Q代了。換成雙方都能欣然接受的,而不要采取這種講條件模式。因為這種講法有很濃的要挾味道,對于孩子來說,此舉無疑會傷害他的自尊心,而為了維護自尊,孩子可能會選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如此一來,家長這方面得不到滿意的回應也就在所難免了。
事實上,這樣的家長還有不少,他們對待孩子仿佛像對寵物,卻不是把他們當成與自己一樣需平等交流的人。這樣,雖然物質上會盡情付出,可精神上的付出卻沒有同步,相當吝嗇,導致物質食糧多得營養(yǎng)過剩,而精神食糧卻匱乏得營養(yǎng)不良。
在他們眼里,跟孩子不用講客氣,不需商量,不必論自由,談平等,說尊嚴。事無巨細,一切理應由家長掌控定奪。這樣輕看、無視孩子是個獨立的人,怎么會讓孩子真正有益地成長呢?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是一樣的,都需要愛與尊嚴,愛不容被剝奪,尊嚴不容被侵犯,平等不許被忽視。所以,講條件的威脅手法,家長還是不要濫用,因為,尊嚴需要被尊重。
下一篇:四類氣質孩子的不同教養(yǎng)方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身心要遠離“情緒污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